传承

2020-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燕五

下午七点多时,昨天文里的男主过来找我老公,我说带着女儿出去玩了,他也没说话就走了。

晚上老公回来时,问我有找他的没,我说了那个小伙子,他说怀疑小伙有问题。

我说不要想太多,可能真有事也说不准,不就是买东西欠点钱嘛。

就在小伙子来找老公不久,又来了俩小伙子,拿着一摞现金找我兑换微信里的钱。

他们说话外地口音,我不敢相信,他、俩又要买烟,还问我能便宜吧。

香烟零售在我们这边管控很严格,零售价格保护体系很到位,不许乱改价,串货。

我的烟草专卖证审批下来不久,到手还没捂热乎,感觉特别金贵,所以我很珍惜它 ,绝不会做出错事。

小伙子告诉我,他是江苏扬州人,来我们这购买生姜 ,苹果,并且问问哪里的质量好,价格也实惠。

说实话,我快十年不出门了,根本不懂这些,也不知道,然后就告诉他们哪里是主要种植区,可以去那边打听。

小伙子可能看出我对他的提防,主动说,姐,加一个微信吧,明天我来买点特产带回家。

我说好的,他扫了一下我二维码,加上。

我首先打开他的朋友圈,看看里面内容,看完之后,我开始信任他。

首先,他告诉我他的超市名字,我看了一下,他在宣传,然后他说刚重新装修了,他朋友圈里发出来 因为重新装修,哪些产品在特价抛售,这一切跟他说的话很对口。

昨天发的说准备去生产基地拉生姜,回去批发,接了几个电话说回程带的苹果,不会太多。

看他的手,不是细皮嫩肉那种,说明经常干点体力活,有些符合要求,符合干我们这一行的要求。

慢慢的放下了对他们的警惕性,虽然认同身份,关于香烟我还是没有松口,这是原则问题。

另一个小伙子人高马大的,我问他,你多大了,他说24岁。

他又说,自己从19岁开始做生意,我猜可能从15或者16岁就开始工作了,南方的孩子工作比较早,他们肯吃苦,别看读书都不多,赚钱的路子都挺多,大环境的原因吧。

南方经济发展的快,赚钱的路子多,都相互效仿,很佩服他们一点,无论在哪做生意,老乡之间很团结,不会相互挤兑,更不会相互竞价。

在周村时,曾经给一家南方人打工 那一条街上三家两元超市,相隔不远,白天大喇叭喊的带劲,要咱想的话,竞争多激烈,肯定关系不好。

知道具体怎样吗?

每到打烊后,他们几家总是聚在一起喝酒,一起商定明天的商品,价格,还有上什么新货,上多少,一起从义乌发货,共同承担运费。

感觉像是亲兄弟在聊家常,不像是同行。

就在他们对面,当地人看到两元超市生意火爆,也开了一家,并且房子是自己家的,没有费用,做了没有半年就关闭了。

当时我还小,没有明白是怎样造成的。

别看小小的两元超市,利润惊人,二十年前,他们从义乌发货才五六毛钱的东西,过来卖两元,天天发车,我晚上跟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听到的。

他们觉得我小,不懂,再说他们都说家乡话,以为我听不懂,我老板两口子天天说家乡话,有时跟我说话时不改,我不懂就多问几遍,慢慢就懂一点点。

当对面开起两元超市后,他们三家不进低档货了,所有两元产品一元卖,进稍微好点的货,一律五元,顾客络绎不绝,天天爆满。

对面的店几乎没有去的,他两元商品基本靠发物流,产地没有熟人,找不到流行趋势,追求利润太过会导致很多商品过时,滞销。

他干了几个月房租都没赚到,当时那个地段租出去一年都五六万。

以前觉得两元超市很好干,商品不过期,坏不了,他们说了我才明白,不过期容易过时,过时商品白送顾客都不会要,时刻推陈出新。

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这些。

总得来说,很佩服他们,吃苦耐劳,团结一致 ,可能他们都是身在异乡,惺惺相惜吧,需要抱团取暖。

不知道是我遇到的这帮人素质好,还是他们都是这样,从来没见过他们吵架,吃饭都轮流掏钱,几乎都带上我,给他们干活的都在场。

唉,说起素质,我觉得咱们确实需要好好学习一下。

我店前面,有俩路口,一进一出本来很好,总有人会把车停在路口,出口也是,喜欢把车停在出口处。

经常有人过来找我,问是不是我家顾客的车。

今天中午的时候,一个姐姐到处打听,询问路口停的黑色轿车是谁的,当时我们店里就一个老太太,还拄着拐,当姐准备从出口走时,一辆面包车进来出口停下就吃饭去了。

姐坐在车里,走不了。

我觉得很有意思,车位都空着,进口一辆,出口一辆,好了,我们倒挺安全的。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段子,调侃停车的,说在日本,一个容纳100辆车的停车场能停120辆车,说日本车型偏小,在德国停一百辆车,在中国呢,停两辆车,进口一辆,出口一辆。

咱们脸红吧,不过,这是好多年前听说的,现在,应该好了很多,毕竟大家都接受教育这么多年,不能白读书,白学习啊。

毕竟,咱是炎黄子孙,咱们还有后代,得有点好的行为传承下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