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感的来源总结
安全区域
基本上都是害怕失败和改变而形成的===不安全感,不敢跳出安全区域,为了遇到更少的创伤和更小的不舒服,我们选择了自己熟悉的领域,自己认为可靠的安全空间。因为任何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和不测都是我们担心的。
铁的法则
如果一个人知道未来要发生什么,他还可以把握可以控制,可以对应。但是不知道的对可能要发生什么没有一个预先的心理防护,他就是只能被焦虑和害怕淹没。其实,我们很多人选择考公务员,选择国企,选择事业单位等体制单位,大部分都是求稳定,因为这样就可以在可预见的未来抱有安全感不会存在太大风险。
心理舒适区
一个你觉得放松和不受不安全感困扰的边界。没有焦虑的边界。
保持舒适区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有时候我们发现如果没有走出舒适区的勇气和方法,我们可能被困在一个其实没什么大事但就是很作的情景。
舒适区,成长区,恐惧区
如何判断自己在哪个区域?
很简单,当你发现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感觉无聊或者太熟悉的时候,你就可能在舒适区了,当你紧张不能自己并且完全无法集中精力时,你就在恐惧区了。在成长的感觉是最好的,你觉得好奇,新鲜并且非常享受学习新东西,这时候你就进入了心流(是一种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即一种FLOW的状态)
心理弹性
在遇到变故或者逆境的时,常见的不是被击垮,而是迅速恢复,同常不超过几个月就能恢复正轨。比喻成一种精神上的免疫,对突如其来的心理压力及其造成的情绪反应,如恐惧,焦虑,悲伤。--正常这些事情都会经过一段时间会弹回到正常水平,但是如果一个长期受到情绪困扰和压抑的人就心理免疫系统会降低,心理弹性难以恢复,更甚者出现自杀忧郁情况。
不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
儿童时期的痛苦记忆,当我们长大了有很多时候遇到相同的事情,我们会莫名其妙的有同一样的感受和惯性思考,而不自知。不安全感有来自于小时候压抑了的情感需要,已经压抑到了潜意识的层面,我们需要的是发现自己有相同模式的时候的自我觉察能力,当我有了觉察我们就要处理,首先明确辨识自己的内在批评语,1.保持独立性,保持自己的吸引力。2.不依靠没有理由的不安全感。3.经常说些自我肯定的话语,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当你坚持1个月,2个月,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回产生正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