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课程有感
做父母容易,只需要生下孩子,就可以。但是做一个优秀的,懂孩子情绪的父母却很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相处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让父母们感到头疼,不知所措。
比如孩子的作业问题。孩子不会做,父母反复的教孩子,孩子依然不会,家里开始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如何处理好作业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呢,需要家长掌握一定的分寸,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带着育儿疑惑,我聆听了樊登育儿答疑课程,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提升了自己的能量,让孩子慢慢的找到了曾经的自信。课程给我的直接感想如下:
每一个人对自己完成某个方面的能力有一个主观的效能感评价,它可以通过两条路径体现出来。
第一是结果预期,即相信自己,我认为“我可以做到”,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二是效能预期,即我认为“我能做到不是因为运气好或者环境好,而是因为我的能力”,因此我要施展我的能力,为结果做足准备。
举例说明,前天晚上,孩子在家做英语作业,作业做了快一个小时还没完成,孩子急得哭了。
听到孩子哭泣声音,我赶紧进房间看看,询问孩子为什么哭泣。孩子告诉我,因为这次作业有难度,她练习了多次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她想放弃了,但是又害怕上学被老师批评。
我赶紧拿过孩子的作业,反复听了几遍英语录音,再指导孩子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朗读,耗费了十分钟,终于让孩子完成了作业。
然后我对孩子说:“你看,困难被你打败了,你表现不错哦!下次你遇见不会读的英语长句,慢一点,多听几遍录音,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重复朗读,然后再整句一起读,作业不就可以过关了。你其实没有那么差,表现一直不错,继续努力!”孩子听完我的话,心情平静了。
在成长路上,孩子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她自己无法克服。在困难面前,父母不要急着去批评孩子,多花时间了解孩子的想法,陪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继续努力学习。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多多鼓励孩子,言行举止向积极的人看齐。鼓励孩子和优秀的同学作伴,激励她努力的学习。在孩子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候,帮孩子回忆过去,她曾经做过的成功的事情,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想办法克服当前的困难。
只有孩子被父母理解,被老师认同,内心才能找到强大的力量,她才能变得很勇敢,学习动力足,最后变成她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