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知识管理进阶之路
一直以来,很喜欢@warfalcon 的一句经典名言:
不把信息当作知识
不把收藏当作学习
不把阅读当作思考
不把储存当作掌握
而信息、收藏、阅读、储存是知识管理的前提和手段,但些不是终点,必须通过进一步行动,才能把这些消化吸收进而形成知识,增强我们的个人竞争力。田志刚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恰恰是教你怎么把信息转化成知识的。
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信息和加工知识,那么——
工资比你高的她,参加了培训,学习了专业技能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知识提高你的个人竞争力
现在,所谓无知不是指没有知识,而是不会展示自己的知识、不会发挥知识的价值、不会发现新知识、不会学习新知识,也不去创造知识,更不会管理自己的知识。
知识工作者的知识管理
什么是知识工作者
知识工作者这个词是由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最早提出来的,他在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中第一次提出Knowledge Worker,指那些主要工作内容为处理信息和知识,并在工作中利用信息和知识的人,以区别于原来的产业工人。
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
可能有人说有了互联网还需要什么知识管理,需要的时候一个关键词搜索就搞定的。事实是你看的只不过是大量的实时在更新信息而已!这部分还好,毕竟你能搜索的到也能看的到。
根据Delphi Group的调查显示,企业中的最大部分知识(比例高达42%)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
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不是通过简单的搜索就能实现的,必须通过讨论、回答提问、工作分解、流程分析等,才有可能把隐性知识显性化。
那么个人如果把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你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其实是在阅读作者写出来的显性知识和信息。阅读完不同的章节,你会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环境和目标产生自己的隐性知识。如果随后能写出一篇读后感分享出来,就是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比如我:
不管是从一周一书的读书笔记开始;
还是最近正在进行的100天33本书33篇文章的挑战;
以及10月23日开启无戒365天极限挑战营。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你开始学习或者分享或者写文章目标是什么?譬如李开复说过,「无论是在微软还是在Google,我追求的是我个人的影响力,所以我会抽出许多时间去给大学生演讲。你的时间在哪,你的根基就在哪,传说中的树仙蛇仙狐狸精们,无一不是上千年修行得来,这就叫根基!
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学习知识是为了我们能够工作、生活得更好,更幸福,能帮助我们度过快乐的一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个人的竞争力,使我们能够在这么多的知识工作者当中脱颖而出,取得自己的成就。
你应该学到什么程度
你应该学到什么程度,现在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所以你在学习的时候需要确定自己的方向。在确定方向后,你就需要在你确定的方向上正向积累,争取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一个细分领域的专家。
我用印象笔记管理知识如何让别人知道自己呢,就需要你主动去做知识共享的工作:通过适当的方法(比如写作)将自己的知识传递出去!
让社会知道你、了解你、认识你并且信任你,就是形成你的个人品牌的过程。当形成你的个人品牌后,在人们进行选择的时候,比如招聘员工、寻找合作伙伴、寻找专家等,就会找到你,因为资源在流动的时候一般都会流到对他们更了解和信任的人和地方。
知识工作者对人的管理
我们每个人的手机上、微信上都有上百人,我们知道几个人的背景、专业、知识优势和爱好呢?在通常情况下,联系人不等于是朋友,但并非说明这些联系人没有价值。对于这些人的管理方式,可行的办法是——做好备注。
在微信联系人中备注,用的时候通过关键字搜索可以参考的备注模板
我是:【正记录】
我在:【北京】
我的职业:【程序员】
我的技能:【时间管理、思维导图、读书方法、清单思维】
我能:【提供时间管理的建议,今年已经帮助十多个朋友开始了时间管理】
我有:【微信600人,微信公众号200人,简书484人】
要知道隐性知识学习有很大一部分是跟人学习,要向别人学习,首先要知道对方擅长什么。此外,为了能获得他的协助,我们最好还能够知道这个人的背景、专业、优势、特长和个性等情况。了解一个人越多,那么你跟他交流与沟通的效率就越高,得到真正帮助的机会就越大。
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