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女人的幸福箴言书适时温暖心房

失恋裸辞、三十不立:消失在朋友圈的90后

2019-03-22  本文已影响2146人  槽值

歌手赵雷曾写过一首歌,给《三十岁的女人》。

她笑脸中脸庞 已有几道波纹

30岁了,光芒和激情已被岁月打磨

……

她是个30岁,身材还没有走形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可否留有当年的一丝清纯

可是这个世界,有时候外表决定一切

可再灿烂的容貌,都挡不住衰老

一句“这个世界,有时候外表决定一切”,道出了世界对大龄女子的残忍。

第一批90后即将迈进30岁大关,越来越对老去这件事充满恐惧。

不再喜欢在朋友圈诉苦,因为这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而立之年”,怎么想,都是还没做好准备。

女孩子的心情尤其明显。害怕自己“老了就不值钱”、害怕还没完成二字头人生“该完成”的事,接下来就要面对被嫌弃的大半生……

前段时间的妇女节,就有很多人避之不及。

微博上很多人觉得“妇女”显老  

中国年轻人对年龄的焦虑,像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定时炸弹。

30岁,就是其中不能更敏感的一个。

三字头,人生血泪史的开始

看过一部香港电影,叫《29+1》。

女主由曾和 Angelababy 同期作为嫩模出道的周秀娜饰演。

已经34岁的她,迈过三字头的门槛,历练出了动人演技。

抛弃所谓“少女感”后,她也因这部电影获得第37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周秀娜2010年的宣传照与近照对比 / 视觉中国

电影里,她饰演的林若君,是一名29岁的金领。

她的人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有一份体面工作,每天进出于香港繁华的办公楼;

有一个相处多年,感情稳定的男朋友;

很努力、很拼,足够自律,为自己的将来打算着。

快30岁的女人,字典里没有“认输”。

每天早上醒来,踏着紧张又重复的步调,开启精致的一天。

岁月的痕迹怎么能写在脸上、任由皱纹肆意宣告着自己不再年轻?

护肤步骤必须严格执行,一步也不能少。

初老的女人更不可以没有好身材。

所以,卡路里必须严格控制,哪怕对送进嘴里的食物毫无感情。

各种营养品,明知没用也要补。

办公室妆容一丝不苟。

29岁的林若君,面对工作时严苛得像个魔鬼,不管对自己还是对下属,都丝毫不放松要求。

靠着自己的兢兢业业,她成功获得老板的青睐,升了职。

她的崇拜对象,正是自己的老板——一个靠自己从零到有建立起品牌的女强人。

老板一直自己保管公司钥匙。

她从来最早来,最晚走。

林若君看起来风平浪静的29岁,还算成功。

一帆风顺的表面下,30岁的门前,波涛暗涌。

漂亮又能干的职场精英,也没能逃过偶遇的熟人对自己年龄的猛烈攻击。

结婚、买房、大龄……连珠炮般的问题一个比一个让人烦心。

事业再成功,打扮得再好看,没能跟上同龄人的生活轨迹,似乎就是失败的象征。

又有闺蜜要结婚了。

姐妹们热切地谈论着婚嫁问题,那个最早当了妈的,以过来人的身份劝林若君:

结婚才是要紧事,太能干的女人没有好下场。

只可惜,闺蜜说这话,不是因为婚姻等于幸福。

酒局散后,她偷偷对林若君说,自己在街上看见那个要结婚闺蜜的老公,搂着其他女人。

“等你生了孩子,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比老公重要。

如果你之后在街上看见我老公搂着其他女人,可千万别告诉我,我宁愿不知道。”

林若君没做声。

年轻人,还是觉得放弃问题比解决问题轻松。

另一边,家里的父亲年龄大了患上老年痴呆,总是稀里糊涂地在林若君开会时打去电话,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次数多了,加上工作实在太忙碌,林若君也只能掐掉不再理会。

偶尔家人传来关心,既暖心又无奈,所以有意避开。

再努力过好情绪稳定的精致生活,也抵不过烦心的事扎堆而来:

房东突然通知,已经卖了房子,林若君需要在一个月之内搬走;

做了很久的项目突然改期,好不容易到了活动当天,却遇到耍大牌的合作人;

即便心里的小剧场已经歇斯底里地怼了回去,为了顾全大局,现实中,也只能选择憋一肚子气委曲求全。

这是29岁女生应有的成熟。

应该是这样吧?

直到,成熟到身边最亲密的那个人开始不能理解。

她抛下工作,回去陪第二天要飞早班机的男友。

工作出了点问题,她接电话处理,焦头烂额。

恋爱长跑多年的男朋友,居然嫌她太强势。

然后他以出差为理由,消失了三个星期。

固执的林若君,仍旧相信自己什么都可以自己搞定。

这个能搞定一切的女孩,被生活开起了玩笑。

男友消失的这三个星期,敏锐的林若君并非什么都没有察觉。

她勉强自己说自己很想他,之后卑微地问出口:

“你有没有去上海呀?”

不出所料,男朋友不是真的要出差。

林若君的位置,已被另一个人取代。

她总是掐掉爸爸的电话,却忙碌到忘记爸爸说不定哪天就再也不会醒来。

小时候被爸爸捧在手心上的美好回忆那么多,多想再和他聊一聊,再一起去一次他爱吃的餐厅,看一场他喜欢的电影。

最终还是成了奢望。

成年人的崩溃,是悄无声息的。

一场接一场的风暴,把自以为足够坚强的人,摧残得站不起来。

30岁,对女生来说,似乎更难。

心里打响了这场一个人的战役,来自外界的号角,也不会停歇。

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好像都要赶着在这几年完成,还要时时刻刻担忧着父母的老去。

迷茫、狼狈、彷徨,都不及“30岁”这个词分量重些。

坚强如林若君,以为自己什么都可以解决,终究什么都没能解决好。

以为活成了自己最喜欢的模样,到头来却发现,早就找不到自己了。

一无所有,又能怎样

或许,人在惧怕年龄时,真正害怕的,是失去。

其实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永远失去老爸、丢了男朋友的林若君,又辞了工作。

一瞬间,难以避免地天崩地裂。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拼命做家务。

蹲在地上,把瓷砖刷了又刷;

衣柜里的衣服叠了拆,拆了又叠……

这可能是很多年来,她第一次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独立的人。

直到爸爸去世,妈妈回了内地,男朋友不在身边,辞了职,才发现自己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

原来平时依赖工作;下班之后,依赖和朋友吃饭;再没事做,就依赖睡觉。

当你发现一个人真的没事做的时候,你真的不知道做什么好。

还是我不懂得和自己相处呢?

坚强自立都不过是生活所要求的伪装。

“我活成了所有人期待的模样,唯独不是自己。”

电影中有另一个女孩,黄天乐。

林若君新换的住处,就是她的家。

她们同年同月同日生,与林若君相反,黄天乐更像是一无所有的天然loser:

双亲早逝,没有S型身材,没有精致容貌,没有值得夸耀的工作,没谈过恋爱。

她有的,只是青梅竹马的异性好友张汉明、用照片构筑出的“巴黎铁塔”、两只宠物龟、她的安乐窝,和她自己。

黄天乐喜欢自己在唱片店的工作,偶尔会和张汉明一起侃大山、听风声;

一个人时,就和她的乌龟 Cherry、Maggie 聊天。

她用相机拍下所有喜欢的瞬间,也用日记书写只属于自己的人生点滴。

这只是一个29岁女生的一面。

她不是表里如一的“乐天派”。

黄天乐也曾在日记里写:

“我难道不想有一段感情,我难道不想赚很多钱吗?我也不是故意的,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在她足够简单快乐的生活里,也曾希望有梦想、爱情这样的词出现。

可她决定离开舒适圈,是因为被查出了乳腺癌,晚期。

这次,她终于下定决心,去一趟心心念念的“日落巴黎”。

起初,黄天乐独自消化这消息。

她买好了去巴黎的特价机票,才对朋友敞开心扉:

“张汉明呀,我想到你可以怎样帮我。你可不可以……摸一下我的胸呀?我不想在做手术以前,就只被医生摸过。”

人总是把自己逼仄在各式各样的框架之中。

上线是工作,下线是婚姻,往左是社交,向右是亲情。

所有人都告诉你“三十而立”,但谁也没有给你“而立”真正的标准答案。

不知是不是真如黄天乐所说:

不把人逼到死角,人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焦虑的本质是人心的矛盾。

着急一件件事无法按照“完美模板”发展,其实是相信自己还有大把时间可挥霍;

而如果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脚步反而能慢了下来……

年龄给女性枷锁,最残忍的地方,是它让人成为完成模板的机器,却丢了自己。

焦虑面前,谁不是那怂样

演员焦俊艳在一档节目中调侃,过了30岁的自己,就像“烂菜叶”。

“你就像颗菜一样被人挑选,然后还会被嫌弃菜叶子老了,日期不够新鲜。”

“29+1”的焦虑就像眼看手机的电量不足,手边却没有充电器。

身处“电量耗尽”的恐惧,甚至没办法好好去想剩下的待机时间该怎么分配。

蒋方舟也逃不过这样的困境。

就算身边再多人告诉你,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光彩,当我们29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害怕+1。

还是会告诉身边叫你“阿姨”的孩子,“我不是阿姨,是姐姐”。

蒋方舟谈年龄焦虑 /《圆桌女生派》  

身处年龄焦虑中的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圆桌派》有一期节目就谈到焦虑和年龄。

作家马家辉觉得很多的年龄焦虑都源自于恐惧。

他说,如果女生一到30就开始焦虑自己老了,她其实只是在恐惧自己能力不够。

如果她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对自己和生活足够有信心,也因此她并不会焦虑,只会觉得未来可期。

恐惧老,不是真的老 /《圆桌派》优酷  

看过一个80后女生在游戏论坛发帖,说自己决心删掉游戏,放弃多年来攒下的虚假积分。

只是因为她发现,30的她无法再在游戏里逃避自己,她必须回到现实,承担自己的责任。

“29+1”的我们所焦虑的,并不是已经老去,而是还未足够成熟。

30当头的女人们,是母亲,是孩子,是上级或下属,甲方或乙方;

觉得自己美丽不再,觉得自己不是个称职的妈妈和爱人;

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过得好,担心岁月不能带来心态的沉稳……

蔡康永在一次讨论会上,请“因婚姻不完美而焦虑”的人起立。

观众席中有几位站了起来。

接着,又请其中“在过去一个月中,有辞职念头的”人起立,更多人站了起来。

最后,他请“每天刷朋友圈超过五次,想过别人都过的好,为什么我不行”的人起立。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你看,在焦虑面前,人人平等。

焦虑就像是感冒,无法避开,但如果久不好转,也会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与其困苦于其中,倒不如遵从自己的心,体察自己的局限和能力,别再在意他人的眼光。

看过一个视频,不同年龄段的人为比自己小的人提出人生建议:

12岁的女孩说:“不要试着成为那种“受人欢迎”的酷孩子,她们都是势利眼”;

19岁:“不要让你的妆太浓,你没你自己想的那么丑”;

30岁:“被解雇不一定是件坏事”;

35岁:“如果你成了单亲妈妈,不要慌”;

47岁:“别管别人怎么想,他们根本不是在想关于你的事情”;

72岁:“尝试新事物,永远不晚”;

85岁:“把你的钱花光吧,不然你的孩子也会把它们花掉”;

最后,一个93岁的老者说:

“永远别听别人的建议,没人知道自己在干嘛。”

《从7岁到93岁的人生建议》  

做你自己,其实就很好。

《万箭穿心》里有一句台词:

“道理简单,想通它很容易。生活却很复杂,容忍它却不是易事。”

你的人生不是一场宏大的战斗,你没必要样样完美。

它仅仅与你一人有关。

不再恐惧前路,与自己握手言和,你才能微笑着告诉自己:我的人生虽不完美,但是值得。

人生还有太多事,不是自己能控制。

给文章点个赞吧,想插手你生活的人那么多,他们之中真正活出了自己的,又有几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