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现实魔幻主义史诗级毕设——进击的豫园!
绘学社 后台回复“嗨”将会给你一份小惊喜
置 顶 公众号,关注最新设计资讯
来源:TransAxis(已获得授权)
豫见·牡丹亭
以文化输出为导向的豫园商城地块城市更新与建筑改造设计
指导教师
董屹 王桢栋
助教
程锦 邹天格
设计成员
成紫玙 孙少白 潘思雨 陈有菲 李霖 林昱宏
叶之凡 吴风 吴庸欢 郭绵沅津
把每年四千万客流量的豫园作为毕设基地
在九曲桥和湖心亭留下自己的毕业照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兴奋的呢?
▼
▼
经典中国散点透视式鸟瞰总平大图来袭!
▼
嗨喽,大家好呀!时隔良久终于将本期作品约稿并发表出来,从小编第一眼看到该毕设成果时就被深深地震撼,难以平息心中的慷慨激昂——一般而言中国传统商业街区改造的课程设计都相对难做一些:发挥太多了则感觉改的面目全非,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发挥太少又感觉一味地仿古,受到文化禁锢太深难以从根本将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时代推陈出新。而本次同济大学魔幻豫园工作室给出的答案让人眼前一亮:基地深度调研,设计者分角色扮演提出要求与思路想法,传统戏剧剧情与建筑空间的串联结合,丰富多彩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动态建筑氛围体验,带有中式文化特色的图纸视频表现等,完美地解答了豫园特色怎样发扬光大、豫园建筑怎样锦上添花,豫园游览模式怎样推陈出新,豫园管理模式怎样改革创新。那么闲话不多讲,让作者带我们回顾整个课题的峥嵘岁月吧!
毕设的第一堂课,D老师问我们选这个题目的原因,答案是宣讲会实在太过撩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中国文化输出点的现实魔幻主义的豫园”,没错,就是这个现实魔幻主义。
没人知道,在商厦楼宇的飞檐翘角间,在古典园林的假山曲水中,在城隍邑庙的神龛香炉边,在这个享誉世界的地界上,会发生怎样超乎想象的事情,每个人脑海里都有无数的幻想,这些幻想让我们疯狂。
魔幻豫园工作室就在这一天正式成立了!
豫园的建成环境已经非常完整,还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如何改造建筑空间才能不丧失识别性?什么是文化输出?用建筑空间怎样才能实现文化输出?现实魔幻主义,听起来带感,做起来却一点头绪都没有。任务书很是详细,却把最大的疑点留给了我们,只能在设计中一点点摸索,甚至曾一度怀疑这个毕设能不能顺利完成。
整个过程充满着偶然和脑洞,十个人的灵感迸溅碰撞,忐忑却激动人心:
基于关键词的基地调研
在豫园的屋顶,竟然有一个戏院?
你印象中的豫园大多应该是这样的:
但它其实还可以是这样的:
鉴于豫园的现状环境实在太过复杂(笑),我们被分成了5个小组,分别从五个关键词出发进行调研。豫园空间的复杂程度超乎了我们的想象,高区的无敌美景也让我们啧啧赞叹——这像是一个寻宝的过程,原来我们印象中的豫园,只不过真实环境的冰山一角。
历史+文化
(吴庸欢+郭绵沅津)
豫园地区是上海商业的起点,是著名的“园、庙、市”三位一体的所在,豫园商城更是蜚声海外的“旅游胜地,购物天堂”。豫园地区的历史从1292年始建城隍庙开始,逐渐由庙发展为庙园、庙市,期间经历数次修建,园林也由最初的私家园林变为公有。近代以来经历战火破坏,而后被同业公所占据,逐渐成为百业繁盛之地,容纳了包括文化、商业、休闲、宗教等等各类城市公共活动。 1994年,豫园商城经过大规模改扩建,方才成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豫园。如此复杂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豫园复杂的空间状态,也为这片地区的改造更新提供了很多启发和素材。
从城隍庙与私家园林,到市井集场,豫园的复杂历史有诸多影响因素
文化要素多元,园庙市一体成为设计目标之一
业态+动线
(李霖+林昱宏)
包括我们在内,几乎所有游客对豫园的印象都停留在地面层,这一点看似理所当然,但不容忽视。游客动线和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地面层,高区、地下人气严重不足,豫园商城大量内部空间基本不具有商业活力(当然小吃城除外)。同时,随着各地传统小镇的开发,游客对豫园的印象也是大不如前:豫园充斥着并不精致的小吃和工艺品,八成主力店为餐饮小吃,文化体验十分单一,缺乏特色。
楼层商业活力分布图可以明显感知到分布不均
景观+游线
(成紫玙+孙少白)
豫园是上海的文化地标,作为上海乃至中国对外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它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眼中的上海。虽然坐拥着一年3800万客流量,但在调研中发现,游客在豫园中的游线往往较短,逗留时间平均仅有37分钟,更加很少会有游客知道,和丰楼的顶层有一个拥有观景台的戏院,悦宾楼楼顶的茶座可以一览浦东的林立高楼、老城厢的市井巷弄和豫园的飞檐翘角。吸引游客驻足拍照的景点大多集中在九曲桥广场和凝晖路,而大量具备绝佳观景资源的空间被闲置。悦宾楼楼顶的茶座要依靠店员在楼下拉客(但主要目标是外国游客),单凭现状空间根本不具有将游客往高处吸引的可能。而在采访中,游客表现出不同时段对豫园地区的不同需求,有些游客为避免嘈杂的商业环境,欣赏到更纯粹、梦幻的场景,会选择在夜晚游览豫园。
游客相机中的豫园和未来可供开发的高区景观
公共空间+公共设施
(陈有菲+潘思雨)
豫园地区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对外接待窗口,却与公共交通没有良好的接驳关系。从地铁站、公交车站到达豫园地区普遍还需7-10分钟的步行。同时,作为老城厢的核心区,豫园周边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很多,往西可连接沉香阁,往东可通过安仁街与古城公园和外滩连接。豫园地区的公共性目前只体现在地面层,高低区的人流呈现严重不均,公共设施也不能够满足需求。
随着周边的联动开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接入,豫园地区的热力图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
现状空间+更新潜力
(吴风+叶之凡)
豫园庞大的客流量与其日趋下滑的营业额是不相匹配的,这来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高低区的人流量分布不均,高区和地下的商业空间价值较低,许多有开发潜力的空间被闲置或误用;二是夜晚没有特色吸引点,傍晚时人流量会大幅减少,到了晚上九点,豫园实行宵禁,更是将夜间的商业资源白白浪费。
豫园的现状活力熔岩图有巨大的空缺
豫园地区曾经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因为其园庙市三位一体的特殊格局,常常伴有极具活力的城市生活,书画善会、花会和各类集场在这里举行,城隍出巡从这里出发,说书的、杂耍的、甚至还有动物园。当时熙熙攘攘的市井繁荣之相如今还能略窥一二:当你在南翔的廊下排着长长望不到尽头的队伍,和丰楼楼顶的海上梨园可能正上演着杜丽娘初遇柳梦梅;当你驻足在西洋镜听着说书人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悦宾楼楼顶的茶座可能刚刚迎来两个看到陆家嘴激动留影的白人夫妇。在豫园似乎一切皆有可能,却又鲜有人知,把这些“可能”变成人人可知可感,或许就是魔幻的豫园。
角色扮演与五方会议
这一季的最佳演技奖非专家莫属!
根据基地调研时的关键词,我们被赋予不同的角色——专家,商业策划,设计师,规划局,专家,一板一眼地组织起一系列项目策划讨论会,每一组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提出策划、提案或给予要求、建议。
专家组对豫园地区的风貌保护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对文化输出的质量和形式提出了期望。两位专家在历次会议中都表现突出,不仅演技出众,更极具专业素养,由内而外体现出专家的独特气场。
商业策划提出商业动线必须成环,杜绝尽端空间,并针对豫园地区的整体商业模式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出详细的豫PASS联票系统,将园庙市、老字号串联起来,带动高低区人气,并丰富游客体验。
设计师则希望通过中庭和连廊的设计,将立体步行系统植入到豫园商城内部;在时间上实现主要功能和建筑空间在日与夜之间的转换,在空间上通过三层公共系统分别向不同类型业态渗透。
规划局则希望通过豫园的改造联动发展周边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并增强外滩与豫园这两个热门景点之间的联系。同时改善公共交通接驳线路,疏通并重新设计地铁站连接路径。豫园作为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希望立体地导入城市的人流客流。
开发商重新核算了商城的经济指标,虽然会因为公共性损失掉一些面积,但因商业价值的提高,相信收益能有较大增长。甲方爸爸们受《sleep no more》的启发,提出了引进沉浸式戏剧,把豫园地区做成一整片剧场的疯狂想法,这样还能顺便解决夜晚商业价值不高的问题。(有钱真是可以任性啊¬¬¬ 笑)
每一轮讨论以后,D老师和W老师要求大家把本组认为重要的点在底板上标出来。因为想法的累计而变得五花八门的底板成为了五方大会的重要参考素材,通过协商,五方会议协定出炉,它被打印下来贴在教室的墙上,成为了指导以后设计的
“红头文件”。
四大策略
1 在城市设计中,增加包括地铁线、外滩古城公园、豫园二期在内的多方向、多层次上的接入口,同时对安仁街地块重新梳理,实现联动开发。
2 在商城中打造立体流线,利用中庭空间打造丰富商业节点。
3 昼夜转换——在夜间引入整套沉浸式戏剧,实现昼夜在空间和功能上的转换。
4“园庙市”的提取,同业公所——将上海的商业原点同业公所进行复原,赋予微型博物馆功能,作为文化输出载体。
动线和景点设计
和丰楼与九曲桥广场之间夹着一个大水车?
项目策划告一阶段,大家却无法一下子从角色扮演中抽离出来,陷入了设计的瓶颈期,十个人的组合也无法进入到具体的动线设计阶段。注意到大家热情消退的D老师迅速调整了教学进度,鼓励大家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先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一轮头脑风暴和场景构想。果不其然,一系列脑洞和惊喜诞生,方案渐渐明晰起来:
和丰楼的前后结构脱离,存在一个无人知晓的“一线天”,空间上更是完全割裂,有菲想到把这个空间适当扩大,加入一个大水车(或者摩天轮),起先希望能顺便作为和丰楼的垂直交通,人们搭乘着摩天轮到达和丰楼顶层,就能一览无余地看到整个九曲桥湖心亭广场。然而摩天轮作为运输工具太不实用,最终它被改成了一个大水车,与地下的水系、空中海上梨园的水系相连接。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照相经济成为旅游景点开发的重要考虑因素,这个强有力的室内景点可想而知一定能将大批游客吸引进入商城体系。想象着当你走在凝晖路上,在飞檐翘角间突然瞥见两栋楼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车,水声不绝于耳,还能有什么比这更加魔幻的事情。随着大水车项目的出现,所有人的兴奋点都被调动起来,方案开始向着一个我们始料未及的方向发展……
如何介入文化?如何实现昼夜转换?如何拉结人流?我们想到了曾经占据豫园地区,并给豫园带来极大繁荣的
同业公所。同业公所大大小小一共21家,他们代表着上海商业的原点,也折射着传统手工艺和文化。召回同业公所,对于豫园甚至是上海来说,也是一种记忆的回归。把他们作为设计的节点再恰当不过。
点状的分布不会改变豫园的大格局,却能四两拨千斤地改善空间品质。
既作为商业拉结点,又作为微型博物馆,还承担昼夜转换功能。因为面积小,实现可动结构地可能性就比较大,通过旋转、伸出等等装置,可以改变通道的走向,或者空间的格局,使动线呈现出日夜不同的状态。
空间转换的想法最初从这些萌萌的小圆盘开始
设计思路终于疏通,接下来以设计师为总控,开始了城市设计和各系统的梳理,并用环绕教室一周的图纸结束了中期检查。
剧本修订与公所中庭设计
放下图纸模型,我们来写剧本?
中期过后,两位老师要求我们仍然把图纸和模型放在教室周围,是为“沉浸式教学”。而设计在逐渐明晰之后,进入了最让我们兴奋,也最为烧脑的环节——戏剧的设计。
在这么大的场地中植入沉浸式戏剧,
这意味着必须把戏剧空间逻辑附加在原本就已经很复杂的环境中:戏剧在哪些部分上演,如何组织演员流线和观众流线,每一幕间如何联系,戏剧的系统与商业空间如何互不干扰又相辅相成,如何把园庙市串联起来,演员和观众的关系是怎样的……
戏剧管理系统经历了漫长的讨论过程,似乎给设计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选择
《牡丹亭》作为模板是一个偶然,最初是从建筑师组讨论昼夜转换时接触到的一部音乐剧《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中受到的启发。在深入了解《牡丹亭》的故事之后,我们发现故事的发生场景(后花园、道观、街市)恰好与豫园地区的园庙市相吻合,又因其故事片段性比较强,对空间连续性要求不高,编排起来灵活度高,且内容丰富,包含诸多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和活动,极有利于文化的全面展示,《牡丹亭》成为了我们的不二之选。
豫见《牡丹亭》茶话会现场,毕设过程中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
豫见《牡丹亭》茶话会暨剧本讨论会就这样召开了,各组以空间为主要对象撰写分镜头剧本,探索角色和空间的关系,探讨与剧情相符、又不拘泥于情节的场景塑造,并由此确定空间任务书。
四大系统
我们将整体系统分为四大类:游,商,文,戏:
游:在商城内部的中庭、高区和地下设置新的景点,组织立体的游线,且跟城市系统衔接。游线串联起各层商业空间,同时带动了文化输出点的人气。
商:将原先孤立、割裂的商业动线重新设计,使各层动线成环,U字形动线使中庭有一边向街道打开,增加了内部商业空间的可视可达性,提高了商业价值。
文:商城中散布的中庭空间和同业公所承担了主要的文化输出功能,同时也起到串联各层动线的拉结作用。
戏:沉浸式戏剧作为豫园入夜后最主要的吸引点,同时承担着文化输出、商业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戏剧将文化进行整体包装与输出,并与商业互为促进,也拉动了高低区的人流。
戏剧系统是在昼夜转换之后附加在白天系统上的,昼夜转换依靠公所的形态变换完成。每晚18:45,各公所同时开始形态变换,有的通过拉伸、旋转制造新的通道,有的将自身与商业动线进行分离,由此在二层串联起专属于演员和观众的戏剧系统。戏线与商业动线互不干扰,又通过中庭相互渗透。19:00,三个广场上的大戏同时拉开帷幕,《豫见牡丹亭》就正式开场。
白天与夜晚的二层流线,戏线与商业相对分离
整个戏剧分为上中下三本:惊梦、阴阳与团圆,每本每夜循环三次。舞台被分为主舞台(三个广场)和次舞台(同业公所)两种,戏剧流线集中在一二层。三本分别从三个广场开场,身穿白袍的观众可以跟随演员进入广场周围的同业公所,亲身体验随后的情节。白天传承文化的微博物馆此时化身成为一幕幕舞台场景,展现传统空间体制,演绎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因为选择的开场广场不一,跟随的演员也有所不同,每一个观众都能在这奇幻的夜晚体验到专属于他的豫园版牡丹亭故事。
中庭设计
大水车、大假山、妖王、大染坊和大菠萝的诞生
这些奇怪的名字分别是和丰楼、华宝楼、天裕楼、皕灵楼和悦宾楼中庭的戏称,这一阶段终于进入了实质的建筑设计阶段,每组被分到一个中庭和两个同业公所。
老师在这一阶段格外强调空间的品质塑造,细节到材质、踏步、扶手、天花等等,须注意每一个元素的利用,同时要跟各自的文化展示主题相契合。
在保证了建筑一级立面少做修改的基础之上,要想中庭足够吸引人,每组各出奇招:
和丰楼中庭是古城公园步道接入商城的第一站,并且紧邻景区核心九曲桥广场。中庭置一直径25米的水车。高耸的轩廊,吱呀的木轮,潺潺的流水,这是一个神奇的入口,室内室外,高区低区的人流在这里汇聚转换。
水车中空,其间又置一木盒,即水木业公所。白天,木盒作为展览空间,吸引人流。夜晚,木盒推出,与楼梯连成封闭通道。穿过漆黑的通道而上,进入水车中央,四周360度环绕着不停旋转的梦境空间,正是“惊梦”一出。
华宝楼中庭设景时层层叠叠,考虑了恢复缺失的大假山景区,层层叠叠,参差错落,有一条路径顺着山势而上。在中庭一角,设景“飞来峰”,峰顶成为中庭的一个高区吸引点。在中庭当中设计一个抽象的牡丹亭,一个藏画的紫檀匣子,夜晚上演牡丹亭“柳生游园拾画”一出。
天裕楼中庭,同时也是星象业公所,在盘旋上升的楼梯中体验古人探索星象的执着,在镜面与玻璃的交叠中感受星象的神秘。白天,这里是天裕楼的垂直拉节点;晚上,这里是杜丽娘“回生”的场所。一袭红裙的丽娘从七层贯通的中庭缓缓降下,镜面反射出她的身姿,玻璃向外透出她的绰影。螺旋楼梯上的人们一面欣赏中庭的表演,一面向上攀登。
皕灵楼中庭,同时也是染业公所,充分利用染布的形态特点,从空间的主体展示面,到扶手、踏步,都体现出染布柔软飘逸的特点。晚上将原本作为一层展示空间的染布吊起,在交错的楼梯和染布、投影中演员时隐时现,人与影共舞,契合在此演出的章节“魂游”。
悦宾楼中庭以书场为主题。为了让听书人有更加自由的选择,我们选择了网兜一般编织楼梯的做法,说书人站在网兜的焦点处,听书人自由散布于各层各处。除了说书,也可以承载其他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晚上,悦宾楼中庭提供了观看茶业公所表演的平台,同时也为夜戏创造了市井背景。戏线串起后中庭两侧作为餐饮外摆区,戏与商业互为背景。
公所设计
用变形金刚似的同业公所讲故事?
两位老师对公所的设计提出了不少要求,希望能看到更加“刺激”的设计,同时又要在文化输出方面有据可循。然而突然进入面积不过百、又要求可变的空间设计,大家的灵感都枯竭了。做建筑还是做装置,设计空间还是设计舞台,找不准设计的方向,想法也总是达不到老师们的预期。
这时GMYJ的花糖洋货公所让所有人眼前一亮,找到了打开公所设计的正确方法:设计像一册书页,合上的时候是完整的博物馆展览空间,层层展开又成为一条游廊,书页的每一页都是一幕戏,演员在其中游走,戏也随之铺陈展开。设计需要精确计算每个洞口和廊道的对位关系才能实现自由开合,为GMYJ的巧思的疯狂打call!
大家的思路被打开以后,五花八门的设计开始层出不穷,每一个公所都像是精巧的机械装置。(这可能要多亏小时候的各类创新科技手工大赛~)D老师和W老师还为我们这些看上去天马行空的构想添加了些许可行性,比如船业公所的变形动力考虑液压的方式,花堂洋货公所考虑内轨道外滑轮的变形设计,等等。
花糖洋货公所
建筑位于畅熙楼和华宝楼之间,白天的博物馆晚上成为跨越20米的戏廊;概念取自书画册页,通过折叠与开合塑造空间变化和戏剧效果。
鲜花业公所
白天尽量保留湖心亭原有立面屋顶和茶馆功能,晚上利用湖心亭向九曲桥广场一侧,通过立面向内推形成舞台。湖心亭的舞台空间的概念主要是抽象园林空间,连廊、花窗、亭子等元素的提取再造。
南翔小笼公所
白天作为小笼制作体验餐区;晚上做为配合九曲桥广场表演的舞台。选择变换的部分是室内楼梯和临水门楼。白天楼梯作为室内空间的划分和连接;晚上楼梯和门楼转出,使二层舞台连接至九曲桥上,配合对景的湖心亭围合出柳杜二人梦中相遇的表演空间。
纸业公所
在白天,折墙分隔出四间展室;到晚上,折墙展开,展室空间消失,通道空间扩大成为戏场,展柜和展板仿佛精灵跳跃出来,与“春香闹学”的活泼剧情吻合。
船业公所
将船解构:甲板化作格栅立面、龙骨化作舞台、船板化作观众席。通过几者的叠合和拆分变化出不同的空间形态。白日为微博物馆,以龙骨为成像面投映全息投影;夜间上演剧目“冥判”,通过龙骨翻合营造牢笼与释放的场景。
茶业公所
日间:一层喝茶,闻茶香品茶味;二层听茶,读茶历史,听茶文化。凭栏而坐,可以听到中庭书场中的说书声。夜间:二层伸出,连接戏线。同时带动花窗隔扇,拉出木架,在公所内部形成科举号舍意象。
药业公所
白天作为中药微博物馆,展示中医药的传统技艺,以中药柜作为隔墙。入夜,上演杜丽娘诘病和漫游临安街市的情节。药柜折向室内,形成药柜间穿越迂回的戏剧流线。药柜的构件翻下,成为闹市布景,戏子回转穿行,街市繁华,给人身临临安之感。
铜锡银业公所
位于现豫园的匠铸,白天是铜锡银博物馆,通过在外立面使用耐候钢板和凤鸟纹铝板突出其功能。晚上通过“抽拉”的空间变换手法,将室内小空间转换为大空间,作为戏剧表演场地,串联夜间戏线。
酒业公所
白天作为酒业博物馆,入口面向地铁的童涵春堂接入口,取曲水流觞之意,塑造对外完整、对内玲珑的空间。晚上以旋转的方式打开一条走廊,连接童涵春堂作为戏线,同时面向黄金广场将空间打开,取八宝玲珑匣之态,上演“闻喜”。
设计表现
日夜大图,想搞个大新闻
纷繁复杂的设计总需要富有表现力的大图来“镇楼”,我们似乎从设计伊始就期待着这两幅图的诞生。豫园的主要界面存在于街道两侧,所以用单纯的轴测或透视图难以全面地表达设计,所需要的微妙的角度可能更类似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
但是散点透视如何用建筑模型来表达?借鉴了《一点儿北京》的绘画方式,我们沿凝晖路和中心广场将地块分为了三个部分,上部为正轴测,下部分别向两边30°轴测,形成了大图的主要构图。
日夜大图分别交给了欢欢和笔者来完成,除去拼线稿的焦头烂额(和一直飞速运转的电脑),埋彩蛋p场景什么的真是最开心的事情了。看着日白闹市一点一点嘈杂起来,夜晚戏园的灯一盏一盏亮起,想象中的场景渐渐跃然纸上,设计进入了最后的狂欢。
后记
这个做了一年的毕设,常改常新……
因时间的限制,设计还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但如果能通过这个毕设,对于商业如何承载文化输出功能,对于利用戏剧和空间包装和输出文化的形式,传达出一些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实验,就是最好了。
这个作品之后又先后参加了TEAM20、YTAA等比赛,还参与了凤凰卫视“设计家”栏目的节目录制,并且很荣幸在TEAM20的比赛中拿到了第二名。渐渐地这个毕设断断续续做了有一年之久,至今还没能从电脑硬盘中搬家。(笑)不过一次又一次的整理让思路更加明确和凝练(说实话在答辩之前其实对方案的理解还没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呢)。
上图是在台湾参加TEAM20时的展图大厅和回来之后的庆功下午茶,下图是借用D老师的工作室拍(摆)摄(拍)凤凰卫视的节目
被邀文之后,得以从头梳理整个方案,才发现这个方案真是出人意料的复杂呢。(笑)这是我们第一次这么完整地完成一个设计,从调研到策划再到设计,没有十个人可能真的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虽然整个过程渐渐地脱离了任务书,但我们的确靠自己的一步步讨论,逐渐丰富并完成了这个设计。面对文化输出、商业这些异常复杂的挑战,学会用建筑的手段解决问题,并同时保有建筑师最初的“童真”和热情,这个过程有些圆梦的意味。
这个设计可以如此酣畅淋漓,还要多感谢整个魔幻豫园工作室团队。十个人做一个方案,可想而知会对团队合作带来多大的挑战。但所幸这个团队前所未有地团结,前所未有地有爱,毕设结束后真是满满地不舍。
萌萌的两位老师,以及在绿波廊举行的毕业庆功宴(对我们工作室日常爱吃)
绘学社|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