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

不忘初心再出发 谱写高教新篇章

2024-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一任

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于《淮安日报》2018年11月19日作者:杨丹丹  张同刚

今年10月,淮阴师范学院迎来了建校60周年。作为淮安第一所本科院校,淮阴师范学院开启了淮安高等教育新纪元,为淮安发展培养了大量宝贵人才,在整个苏北地区树立了教育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代表的淮安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用创新的心血和实干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书写了一部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发展史。

不忘初心 勇立潮头

20世纪50年代末,淮阴专区基础教育发展很快,但师资严重短缺且水平低下。淮阴专区行署在地方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分别于1958年、1959年创办了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和淮阴教育学院。但在60年代困难时期和受“文革”的巨大冲击,两所学校先后停办。“文革”后,两所学校相继恢复办学,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两所学校抓住发展机遇,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持续提升。

1997年,为了适应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做大做强高师教育,两所院校合并组建成淮阴师范学院。1997年6月24日,时任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委主任的陈万年宣读了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决定,淮阴师范学院挂牌成立,对淮安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经济腾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淮阴师范学院揭牌以来,初心不改,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办学成就。2000年,淮阴师范学校、淮安师范学校并入淮阴师范学院,走在全国三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转型的前列。2007年,淮阴师范学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4年作为省内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接受并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如今的淮阴师范学院已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良校风的省属知名高等学府,拥有各类在籍学生2万余人、教职员工1600余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72个普高本科专业覆盖9大学科门类。

策马扬鞭 与时俱进

多年以来,淮阴师范学院秉持“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逐步发展成为办学特色明显、师范教育领先、科研成果丰硕、在江苏叫得响有地位的高等学府。

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新技术背景下的现代教师教育特色。(下转A2版)(上接A1版)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省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科技大赛上获奖8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达12%。与南京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在校研究生12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构建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体系。到2018年8月,全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0人、高级职称教师600余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省“333工程”“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申报实现全满贯,省“优青”、青年“双创”人才取得历史性突破。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科、社科基金115项,获部省级以上科研奖项30余项。学校顶尖成果排名和被引论文排名在全国、全省领先。同时,学校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倾力打造运河文化、西游记文化、漕运文化研究高地,在运河历史、文化、立法、生态保护等方面努力贡献“淮师智慧”,为推动大运河成功申遗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积极努力。

学校始终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二十年,打造周恩来青年读书会、周恩来研究基地等平台,开设《周恩来生平与思想概论》公共课程……周恩来精神已经成为历代淮师人的精神密码和文化行动。

风华正茂 筑梦前行

改革开放以来,淮安的高等教育事业不断书写新篇章。早期的一批中专学校相继升级为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升格方面也取得了突破。1999年,涟水籍台胞、教育家蒋志平斥巨资创办了淮安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民办高等学府——炎黄大学,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淮安还通过“招商引校”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2010年,南京林业大学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南方学院淮安校区。2017年6月10日,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正式揭牌成立,属于南京林业大学办学分支机构,性质为公办本科,开启了淮安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新篇章,在淮安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002年,市政府为满足淮安及周边地区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需求,为本地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与省教育厅合作规划建设淮安市高教园区。淮安高教园区是江苏省第八个“大学城”,是淮安“十一五”的重点工程,于2003年10月启动运行。淮阴工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等一批高校纷纷入驻。2007年,高教园区划归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园区云集的高校为开发区企业输送实用性人才、搭建产学研平台,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淮安已建成普通高等学校8所,其中本科院校3所、职业技术学院5所,拥有在校生近7万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淮安将顺应国家、江苏省关于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趋势要求,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推进高等教育转型,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增强服务发展能力等方面实现新跨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