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

追溯两千年前的那枚指纹

2018-06-02  本文已影响164人  南菲

如果你见到地面上这块不及一元硬币大的泥巴,你可能顺脚就把它踢一边,与丢弃的垃圾一道清出你的视野;

如果它出现在你的桌案台前,兴许你和我一样,不经意地拿起翻看两眼。

除了一面有类似文字的图案,背面有似针扎过的孔眼,这灰头土脸的残泥断片不知啥时侧边还被我按上了重重一道指纹。


追溯两千年前的那枚指纹

于是我试图擦拭抹平,甚至还用指甲抠刮了两下,但就像拨动固定的琴弦,致密的纹路依旧突兀存在,仿佛用一种历史的坚韧嘲笑我的无知。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汉印封泥实物,未及听讲便贸然动手,现在想起来都惭愧、后怕。

***************---***************

当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还未出现时, 华夏祖先已创作出精美的文字,它们伴随着史诗、歌赋以及公文,被书写在简牍上。

“简”是一些较窄的竹木片,多片用麻绳连在一起便成册,今天的简体“册”字依旧保持着原型;字数少的文书往往只需一条较宽竹木片记录,被称为“牍”。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秦、汉相继诞生于秦川大地,随着朝廷势力的扩张,从中央到都邑郡县,信息交流主要依靠简牍。

当然,这些官方文件不能随意被人翻看,发稿人写好简牍后,将竹简用麻绳捆扎起来,中间打个结扣,

或者把单独的尺牍片封压进一个木盒里,外面再绑扎,结扣的地方黏上一丸胶泥,在上面钤印好发稿人的官印(秦汉时期官印一般是青铜材质),形成带印模的封泥,就像下图的样子,

追溯两千年前的那枚指纹

当文件送交收件人时,完整的捆绳和无缝封泥证明了其一路保密性。

据史料载,当时封泥的原料也颇为复杂,不然怎么能将印章的字样钤刻得那么清晰。另外,这封邮件出发前,盖过印的泥块还要经过火烤煅烧,像陶瓷样坚硬才可上路。


追溯两千年前的那枚指纹

如今无数简牍早已在两千年的历史中烟飞灰灭,唯有这一粒粒封泥在大地中安静沉睡。

某一天被后人的铁锹、掘土机猛然唤醒,随着一坨坨泥土在阳光下散落,它们珠玑般的铭文开始讲述曾经的荣耀。

***************---***************

我见到的这枚封泥残片出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安北郊西汉王宫附近,封泥上仅存“令印”两字,查阅相关资料后,联想到有如下两种可能:

1
此处“令”也许是县令官位,在汉朝万户以上的大县长官才被称为“令”,如汉印书籍上所示类似的“渭城令印”和“琅琊令印”,相当于现在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和临沂地区的某县级市市长。

当年该封泥所粘的简牍应是某县长写给皇帝的奏折或通报,没有重要事他不会闲着随便给皇上写信玩,因此呈送之前他毕恭毕敬地将文件捆扎仔细,绳结处扣上泥丸,带着他的忠实或期盼,郑重地钤盖上自己的官印,无意间县长大人的指纹也被永久留在封泥上;

2
倘若是王莽曾任职的”尚书令”,这枚封泥的来头可就大了!因为尚书令不仅要帮助皇帝处理朝中奏折等文书,还要向军政大臣传达皇帝旨意,他是一切政令的执行首脑!

据《汉书》地理志记,西汉末年全国已有1587个县,可以想象尚书令每天要处理的文件量有多大,像绑简牍、粘泥丸这样的粗活他不可能亲力亲为,但王朝最高权力机构的文件又不能随意交工匠打包处理。

完成这项特殊任务的应该是尚书令身边的机要秘书之类,那枚指纹尽管不是来自印章拥有者,肯定也是他最信赖最得力的助手,这位具体操作者工作时多少也会带着一份庄重。

***************---***************

现代科技能通过分析指纹描绘出当事人诸多细节,比如:年龄、性别、身高、生活习惯等,不过除非这枚封泥是什么历史大案的重要证据,估计一般不会出现在当代刑侦专家的工作台上。

我只是因为好奇,无意间翻了一些历史碎片之后浮想联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