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习分享~学习力
影响学习的因素
智力会帮助学习,但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学习的硬件,比如记忆力,理解力,词汇量,推理能力,信息处理速度等,其效果容易看得到;但无形的软件,影响着硬件能发挥到什么程度。
有许多潜在因素都在发挥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三点:
第一个是孩子的个性特点;
第二个是学习态度;
第三个就是时间管理等行为习惯。
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一、摸准孩子的个性,系统提升专注力
1、用心观察,找到孩子的学习特点在哪里2、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有一点要特别提一下,对学习影响特别大的一个孩子天生的气质特点,就是专注力。而电子产品对注意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那孩子如果天生能专注的时间就比较短,该怎么办?在这里提醒大家七点:
(1)每天按时休息、保证有规律的睡眠,睡觉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
(2)减少周围分心的事物,保持一致的学习环境。
(3)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4)预习和复习,了解一些内容,更容易跟得上老师的讲解。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
(5)教学方式多样化。
(6)利用一些工具来帮助孩子。
(7)学习内容本身。太容易或者太难都不利于专注力,都会影响学习,最佳的状态就是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程度。
二、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孩子为什么喜欢学习?
因为学习的过程给她带来了成就感,而且在学习中,与家长和老师的互动中,加强了健康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两个心理需要达不到,孩子则会逃避学习。
斯坦福心理系教授凯萝·杜艾克博士(Dr. Carol Dweck)研究了35年上进心(motivation),她提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给他们热爱挑战,乐于感兴趣找到失误的原因, 享受努力的过程,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而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情绪和态度,又受什么样的“理念”左右呢?一方面有基因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环境。
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博士(Dr. Martin Seligman)的研究表明,孩子对挫折的态度,在8岁左右开始形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父母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学习有持续动力
最后一点影响学习的因素是,外表可以看到的行为习惯。特别是时间的管理、责任感、条理性、自控力等,都是对学习有关键作用的软因素。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5个具体的建议:
1、给孩子一些工具。
2、用固定的时间来做作业。
3、学龄儿童的家规要跟孩子一起商量着完成。
4、对于注意力不是特别专注的孩子,能够提供一个小的奖励。
5、要在家里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父母对孩子学习力的影响父母对孩子学习力的影响
父母真正影响孩子的是言行的记忆。
孩子在学习上,自律能力方面,自控能力方面,时间管理方面,犯错误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孩子自控力这部分大脑的发育是 最晚的,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孩子预测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我们如果能够正确看待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犯的一些错误的话,那我们能够更好的帮助他为将来的成长而学习,我们管教的目的,就是为了起到一个教的作用,能让孩子掌握这些优良的品格和习惯,千万不要惩罚正常但是不正确的行为。比如说,他坐不住,自控能力差。父母对孩子学习力的影响
这个记忆,包括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解释自己在学习中碰到的失误失败,这些都会内化成孩子性格中的一部分。
如果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帮助孩子感受到和父母、老师之间的亲密的关系,感到自己受尊重,有归属感的话,孩子的上进心的基本心理需要就得到满足了,他就更愿意去实现自己的潜能。
如果我们同时还给孩子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潜力,能够根据他的能力特点去帮助他找到获得成就感的活动,能够在学习中带来更多的成就感的话,那孩子对将来的学习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