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久违的栀子花清香,小时候的味道,不可辜负~~
两周时间,听了得到App 4次例会直播和新媒体大学的几节运营课程;读了一本适合女性的电子书,感谢珊妹子推荐。
先聊聊得到吧,罗辑思维自己的App, 每周二晚8:00-9:00由罗胖、CEO脱不花、技术负责人快刀青衣汇报一周的工作内容,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没错,是汇报!想体验罗胖给你汇报工作的小伙伴,速速去得到APP签到吧~)周三一般会请一位app内订阅专栏的作者进行内容的分享推介。作为一位相对资深的罗粉,听罗辑思维四年多了,连微信第一条朋友圈都是为罗辑思维的一周岁庆生。真正看到鲜活的罗胖,还是在得到的例会直播里,有些小激动;头像和真人的反差有点大,加上有点猝不及防的开场,整个过程好逗。
整体来说,直播的内容还是很有养料的,透过直播能够了解罗辑思维及得到的一些运营思想,包括订阅课程的审核标准、得到做知识服务商的定位、全员客服的状态,还能近距离了解课程录制背后的一些小故事。
据说薛兆丰老师为了让用户容易听懂经济学课,每次课程会反复敲打录好多遍,还会专门请人在录音棚里坐在对面听自己讲,看到对方有疑惑的表情了,就能知道哪里不够清晰,哪里需要换种方式讲。十分钟的录音,有时得花5倍以上的时间制作。一段音频录5次以上,是正常的事。牛人尚且如此投入,我们哪里还有偷懒的理由。
脱不花娘娘的《传灯记》,写了职场20年的三位指路人。关于大和尚的那部分,个人觉得是最精彩的,有很多佛家的思想:“于暗夜中为作光明”; 与人交往,做好两个前提,坚信对方是好人,明了对方是凡人。是好人,就有向善、行善的需求;是凡人,情绪和意识就有善变、不稳定的一面。其中的慈与善,让人豁达,也觉温暖。
小明老师的《零基础学做公众号》课程,从现有的四个课件来看,内容不够精,有完善的空间。不过,目前自己最大的收获也刚好是来自于课程本身不那么好的呈现状态。正因为如此,老师根据学员反馈进行调整,也很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原来,即使是有过50次现场高好评演讲的人,把自己关在一个小黑屋,对着话筒说话,没有互动,也会很紧张;持续更新、保证高质量内容输出的自我要求,动力是来自于恐惧,而非热情。又刷新了我的认识~~ 于自己而言,一方面不会抱挑剔的态度去数落它的不好,能接纳,若点评,依然会给一个大大的赞,因为真实的呈现状态和持续的自我要求;另一方面,关注的维度拓宽了,关注事情本身,也关注它背后的小故事。不知能否理解为,网感增强,离网络的“脑残粉”又近了一步。
可能对公众号了解得越多,越能理解老师说的它的运营仍处于摸索阶段,鲜有人能真正对当前标题党、WIFI吸粉等方式的利弊给予客观、深入浅出的评价。由此延伸,对于公众号运营的KPI考核,包括阅读量、转发数、粉丝活跃程度等更多应作为应用分析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推广的核心还是在于大Boss说的企业自身的运营目标,以及内容本身所能创造的价值。
珊妹子推荐的书很好,苦恼于珊珊来迟,相见恨晚。有缘接触了一些人,聊天的过程挺开心,收获也不少。从反馈或对比中,了解自己多了一点,包括自我肯定和自我局限。
花香不可辜负。
Nic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