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次第花开》第一部分--珍宝人生(1)

2020-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自渡_3

        第二遍读《次第花开》,依然做不到完全理解,自身并不是虔诚的佛教徒,然每每读起相关书籍,内心总是充满平和与宁静,这是我所向往的。

       在复杂纷乱的环境中,可以静静地坐下来读一读这本书,是一种享受。

以下,与君共勉。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如果痛苦、尴尬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


第一部分:苦。

痛苦乃是轮回生命的常态。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寻求解脱。

第二部分:无常与无我。

痛苦并非凭空而来。根据佛陀的开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从破除我执入手。所谓我执,是指认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无需观待条件而绝对和常一地存在的。事实上,万事万物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坚实存在,而是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一刻不停地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也就是无我和无常。具备无我的见地之后,经过反复观修、体认,我执便会逐渐弱化。

无常比无我更容易理解,观察无常能令人们比较快地体验到无我。

无我指事物不具有绝对的自性,但并不是虚无主义。事物之所以无我,是因为它随缘生灭,缘起则生,缘灭则灭,这便是因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缘起都同时具有两层含义:空性和因果。讲无我是讲空性,也是讲因果。很多人在建立无我的见解时忽略了因果的问题,文章中特别提到了从因果的角度理解无我。

 第三部分:如何在生活中修无我。

无我是佛教最独特也是最深奥的见解。对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仅在理论上理解无我还不够,要彻底解脱痛苦必须证悟无我。在生活中修无我要双管齐下,既要体认事物的无自性,通过有意识地消弱对自身和外物的贪执来减轻痛苦,又要重视因果。

随着无我的见解和体会不断深入、巩固,菩提心便会犹然而生,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的发心,就是菩提心。

第四部分:在生活中踏踏实实地修菩提心。

根据大成佛教的教义,菩提心与空性智慧在根本上是无二别的。实践当中,树立无我的见解有助于激发和巩固菩提心,修菩提心反过来也是体悟空性最便捷有效的途径。

第五部分:总结

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反转无始以来的惯性模式,需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世事无常,人身难得易失,所以务必要抓住此生的机会奋力修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