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斌-回顾2018绘画作品展
罗斌简历
罗斌,河北沧州人。
2011——2015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2013年举办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四人艺术联展。
2014年举办河北师范大学汇华首届个人艺术展。
2015年参加河北青年油画家作品展(勒泰)。
2017年参加写生中国展。
2017年参加第九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
2017年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书画艺术“金狮奖”。
曾任职多家艺术品公司艺术顾问,中外美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家,从事个人艺术创作与展览策划活动。擅长古典写实、印象派的油画作品创作,对艺术史有所了解与研究。对书画、油画、当代艺术、瓷器、玉器、紫砂、贵金属、钱币邮票等都有研究涉猎。
序
专访;“在之前整理的作品里我们见到你创作的大量风景画,回想当时你是以怎样的一种初衷去进行创作的呢?”
罗:“风景画是在我求学生涯中接触最多的一类题材,从巴比松到印象派的作品看了很多,这激发我的兴趣。对于在室外进行外光的描绘,有别于我在室内进行的长期作业。像写生这样的即兴发挥,也可以带动一些灵感······”
《水果与砖的静物组合》 50乘60 2013年作
参加《河北青年油画家作品展》 古典褐色大料
专访;“有哪些画家带给你的影响较大呢?”
罗:“很多,像印象画家莫奈、西斯莱、雷诺阿都是经常看的,现在更关注当代画家多一些,像美国画家斯契米德、意大利画家皮诺的作品,我也借鉴了很多,当然,这局限于我的风景创作。对于其它的创作来说关注的就比较多了,那像古典大师的作品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像提香、伦勃朗·······”
《白菜》 40乘60 2015年
专访;“您讲一下对于静物画创作的感想吧。”
罗:“对于静物画创作,我是以一定的象征性为出发点,舍弃大空间的制约,在表达质感上力求深入,可能现阶段我还是比较痴迷对材质质感、肌理的表达。”
“就室内作画状态来说,是有别于平时写生的,长期作业的过程中更有精力来反复推敲。长期的创作过程能使我短暂的摆脱思维困扰,为具有深度的画面而深入进去。虽然存在这种差别,但不同的状态也会相互影响,是缩短作画疲劳的一种方法。”
《绿博园》 100乘120
“在写生时对于色欲宽度的认知拓宽和打消长时间作画的日渐熟腻有很大帮助。众所周知,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写生往往对于完整性的把握后劲不足,外景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困扰,而照相术虽具备统一性,而向绘画转变时却认知有限,缺乏灵感,所以整个过程中不采用单一的方法,适时避取,取长补短才最有利于表现。把握不同作品在不同状态下的偶发性灵感和差别,可以使作品更具生命力。”
《生食》 60乘80 2012年作
参加《痕迹——2014罗斌油画作品展》
《生食》一作品最初的创作想法有一部分是想通过生活中出现的事物来表现行为暴力,作品中具象的图形在某些方面也是作为抽象的元素试图给观者带来视觉的冲击。
其中带有指向性的点线面和生肉、金属、污秽的釉质之间质感的对比,也是活跃整体画面的重要因素。
《工业螺旋》 60乘80 2013年作
参加《痕迹——2014罗斌油画作品展》
《工业螺旋》中材质的象征性是不言而喻的,将具体看作抽象的指示是这一段创作过程里始终环绕其中的,螺旋的形态中肌理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器物间大小的对比将偏离的构图拉回平衡关系。
罗斌作品欣赏
《冬阳》 50乘60 2016年作
《河畔茂林》 60乘80
2012年作 参加《痕迹——2014罗斌油画作品展》
《湖畔风华》 40乘50 2016年作
《落日黄昏》 50乘70 2013年作
《悬泉飞瀑》30乘40 2016年作
《雪原》 50×30 2013年作
参加《痕迹——2014罗斌油画作品展》
《正午的山道》 30乘40 2016年作
《漆潭》 40乘50 2016年作
《秋林溪畔》 40乘50 2016年作
《雨后秋林》 100乘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