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毙了,把诗歌刺到模特的胸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0629/d4fb3aa653a0788f.jpg)
割玻璃的人
手中的钻石刀
就那么轻轻一划
看不见的伤口
纤细又深入
如一粒金屑
突然嵌入指尖
你感到如此清晰
疼痛 是一种词汇
而血则是虚无的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0629/a1e13befd2d1a641.jpg)
清脆的悦耳的断裂
在空旷的黄昏撒落
却没有回声
声音的影子似乎
遁入雕花的石头
这是你最喜爱的声音
纯粹、尖锐而节制
午夜的钟或雪花
可能发出这种声音
那时你会醒来
并且精心数罗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0629/6913ce3f4bab7e8f.jpg)
你是极端忠诚的人
几何的尖端常常针对你
准确的边缘很蓝
你感到一阵阵柔情四起
那是对天空的回忆
设想一只鸟
如何飞进水晶或琥珀
鸟的羽毛会不会扇起隐秘的
风浪 让夜晚闪闪发亮?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0629/7611bdeac155c405.jpg)
当浩大无边的玻璃
变成碎片
你想起汹涌的海洋
想起所有的目光、植物
都在你手中纷纷落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0629/9d86259988246107.jpg)
[注一]由彭志强操刀,锦帛设计,姚德淳搦翰!2018年4月6日下午,“诗歌书法服装的共振”17位四川诗人(李亚伟、李自国、靳晓静、潇潇、牛放、凸凹、向以鲜、喻言、陶春、刘泽球、杨宗鸿、王丽、唐蔓琳、鲁娟、钟渔、甘汶灵、彭志强等)代表作草堂分享会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开幕,系全国首次将诗歌、书法、服装整合为一次多种艺术交融的草堂雅集。
[注二]本诗写于1987年6月,曾获1988年《诗歌报》首届中国探索诗大赛特等奖,彼时奖金一千元,于月收入不足三、四十元之国人而言,不啻是一笔巨资,它可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贵的一首诗(有人计算过,若以当时工资或房价与现在相比,约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万元人民币)。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0629/79d2b687d2ba1ec4.jpg)
西渡:《割玻璃的人》是诗人的名作,手拿钻石刀的割玻璃人无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割玻璃不仅需要锐利的工具,更需要全神贯注的精神,坚定的手腕,高超的技艺。这和诗人的工作非常类似。实际上,以疼痛为词汇,以血给虚无带来意义的诗人就是一个以存在为对象的割玻璃工人……诗人的工作正是从广阔的存在——“汹涌的海洋”、“所有的目光、植物”、“天空”——萃取一小片晶莹剔透的玻璃,天空和海洋的结晶。更多的时候,诗人的这一萃取工作是以自己为对象,他是在自己的血中提炼,切割,加工。这时候,他既是割玻璃的人,又是钻石刀,又是玻璃:“你是极端忠诚的人/几何的尖端常常针对你/准确的边缘很蓝/你感到一阵阵柔情四起”。诗中,诗人的工作和割玻璃的工作互相隐喻,对两者的刻画交错进行,以至不分彼此。割玻璃的工艺,“纯粹、尖锐、节制”,诗人的工作也就是如此了——而又那么贴切地道出了向以鲜诗歌的品质。(节录自海风出版社2009年《诗:三人行》序: 《一座城,一本诗集,和三个人的诗歌友谊》)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0629/ede493dd61b8208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0629/b3a61bc317c5487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0629/28096d2111927cb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