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

《论语》学习第416天,17.21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2021-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16天

原文阅读: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译文讲解:

        宰我问:“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一定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旧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丧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对你来说心安吗?”宰我说:“心安。”

      孔子说:“你既然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

        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

启发思考:

        在本章中,孔子再次讲守丧。这个话题是由孔子的学生宰予引起的,宰予就是曾经大白天睡觉挨孔子骂被斥为“朽木”的那个学生,也属于能言善辩、本事很大的人。

        宰予来向老师请教,父母去世子女守孝的问题。宰予对当时丧礼规定的三年丧期很不满意,觉得时间太长了。他认为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形式上,一年就足够了。人人都有父母,父丧母丧加起来就是六年。要把这六年好好利用起来,能做不少大事。

        我们知道,孔子对孝道看得非常重,《学而》篇中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意思是对父母的孝与对兄弟的爱是求仁的根本,做不到这两点,就不要奢望能够成为仁者。

        宰我自然知道老师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所以做了充分准备,想说服老师。他说,您不是主张提倡礼乐之教吗?如果守丧三年啥都不能做,那学习的礼乐必然会生疏,结果必然是礼崩乐坏,这不是您平时最反对的吗?

        而且,一年时间,去年的陈粮早已吃完了,连今年新收的粮食都上来了,这就好像钻燧改火一样。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春用榆柳,夏用枣杏和桑柘,秋用柞,冬用槐檀,一年轮一遍,叫改火。从讲述大道理,到日常生活的事实,方方面面考虑周全,他的意思是想和老师说,守丧礼一年时间就够了。

        显然,孔子对宰我说法很不满,但他并没有发火,而是与宰予进行探讨。孔子问,一年就不服丧了,就开始吃喝玩乐,你这样做能心安理得吗?宰予也是个直肠子,有话就直说,回答:我心安。

      这一下,孔子真生气了,说:“你觉得心安,那你就做去吧,还问那么多干什么?”宰予遭了老师抢白出门后,孔子还是有个评价,说他不仁,这个话相当重。孔子对其他学生们说明为什么要守三年之丧。

      一个人三岁之前,需要父母全方位照料,三年之丧算是回报养育之恩。三年之丧,在《尚书》中已有记载,可见由来已久。这里,孔子把三年之丧认为是“天下之通丧”,上至君王,下至百姓,人人都得遵守这个礼数。

        整个讨论中,孔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宰我举的例子、讲的理由,而是从内心、情感、亲情反过来问的。仔细体会,可能会发现,真正让孔子生气的并不是宰予质疑三年丧期,而是宰予内心对孝的态度。他批评宰我“不仁”,是针对他内心缺少对父母去世的深情悲痛。

    尽管孔子坚持三年之期,但重点在于坚持守礼,而且礼必须出自真心、发自真情。孔子用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这个人人皆有过的经历来比喻,道出了人对父母的孝是从哪个地方来的,丧仪的规矩其根源在哪里,最后归结为心安。这就是暗示了种种文化制度安排、礼乐设施发生的根源,其实都是来自这个内在的人心,是为了让人心安。

      其实,宰予所谈到的丧礼流于形式的问题确实存在,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走形式而浪费3~6年,必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后来,人们意识到了这些不合理性,对丧礼进行了改革,大大缩短了丧期。与之相应,提出了要为父母服心丧三年的说法,以此来代替三年丧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