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孤独不是个贬义词

2020-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十一的叽里呱啦
图自摄图网

脑海里忽然蹦出了这句话。

人难免有孤独的时候,谁曾说过: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孤独也是人生的常态,哪怕是家和万事兴,妻贤子孝,夫妻和睦,也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感觉自己是孤独的且难以被人所理解。

孤独也是一种状态,与我们每个人相迎,我们会在孤独的状态下做出很多决定。

我在记忆力努力地回溯了这二十多年来的人生以及那些处于孤独的时期,有不被理解的孤独、有迷茫时的孤独,也有自我寻找孤独。

自我寻找孤独

我不算是个绝对内向的人,大约可以说是慢热的人。我能在任何一种环境迅速下找到与自己聊得来的,但我却不是个喜欢热闹的人。

大约少年时代过于闹腾,慢慢经过这些年的成长,开始变得沉静下来。

少年时代最怕孤独,最喜欢钻到人群里,哪怕只是默默的听着,也喜欢在有欢声笑语的地方,甚至一度用自嘲的方式去融入一个我不喜欢的群体中。

可这些年,对于热闹有一种会心一笑,但会立刻选择回避的状态。就好像群体与我而言是一堵难以逾越的墙,而我,再也翻不过去了,或者说,不愿意再击破这堵墙。

不知何时起,我似乎越来越享受孤独,享受一个人沉浸在孤独里,这种孤独,在于一种享受而并非是一种困扰。

就好像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了,会抛开他人的的影响,自己来做好决断以及承担。

朋友说这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成熟,我不清楚到底是否如她所说这般,我并不否认,但也不敢认同,孤独可能是成长的一种,但绝不代表成熟。

也不知道是哪一刻起,有些东西渐渐淡出生活,有些东西慢慢的随着时间停留在了心底。

可我也是人啊,就算享受孤独,但也曾被孤独腐蚀,撩得方寸大乱,于是我养了两只猫。

我曾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一个人生活在异地,鲜少与人接触,甚至连朋友也不曾来往,哪怕是住一个小区的朋友,十天半月也不见得能见上一面。

起初,我以为这是一种自我封闭,我可以十天半月不出门,就窝在三十多平米的房间里,读书、写字、看电视,早上从六点开始,晚上结束于十二点。

每日三餐从不耽误,也会滋生出会不会太过背离人道,但最终被这种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方式所影响,还是喜欢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想过多的被朋友或者他人干预。

在家待久了,也会伸出一种孤独,是四下无人的空寂感,是不知所措的茫然感,两只猫也是这时候来了我家。

至于为什么是两只,这也是一段奇缘,另开篇再续。

三十平的小房间里,忽然多了两只闹腾的小猫咪,起初也有些不适应,像是被打扰了一般,但猫咪这种生灵,可不就是小祖宗吗。

从某一天起,我开始有了定时的闹钟,不到早上六点,便会在一阵脸濡湿中醒来,是猫妹叫我起床。

也会在大半夜里,忽然惊醒,面对漆黑的房间,怒吼道,猫哥那过于活脱的性格以及夜猫子的属性。

我惊讶于自己竟然会生气,会愤怒,对,你没看错,就是生气与愤怒。

大约是对孤独有了了解,便对什么也提不起过于热忱或冷淡的情绪,一颗平常心在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山本耀司说过一句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初识这句话,便欢喜的不得了。

所以,当我在与猫咪相处的过程里,渐渐的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脾气,只是我适应孤独,选择孤独,享受孤独的同时,渐渐将某一部分可以称之为喧嚣的我的这部分,隐藏了起来,选择了平淡接受。

若不是养了猫,我大约还要撞上些什么才能了解这些。

我以前特别不了解为什么一些情侣,明明深深爱着对方,可在生气发火的时候却如同陌生人一般,极尽穷凶之词相互诋毁,又能在过后如胶似漆。

初时,我会想大约人都是有受虐倾向的,可能这些穷凶之词只是一种不满的表现,但后来我不这样想,人归根到底是孤独的。

有些人惧怕群体,有些人却享受群体,有些人惧怕孤独,有些人喜欢孤独,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

养了猫以后,又或者说,家里忽然多了两个小生灵以后,这似乎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至少我能感知喜怒哀乐,而不是一天又一天,重复自己假想中的“正常生活”。

但我还是很感谢那段时光,每当走入困境时,那段如同困兽斗的日子却化作了力量在支撑着我。

我鼓励成年人要学会孤独,享受孤独,但我也不鼓励成年人偏离群体。

孤独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有时候它能在静默中滋生出强大的力量,促使我们能够与真实的自己对话以及应对生活。

                           文/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