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二十七)

2024-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煮雪烹茶惠

“不能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选自《教育的目的》

(1)不能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利用”俩字,请读重、重重读。

(2)IQ,大家都知道,叫做智商。人若是一台电脑,情商是软件,智商便是硬件。硬件跟不上,啥软件装进去都是个瘫痪,装的越多瘫痪越厉害。测智商的法子很多,各种常识类、理解类、算术类及字词、图像、拼图等等可多达几十种,但其鼻祖只有一个:斯坦福-比内量表。这么宠杂的系统测试其结果不外乎两种,正常、不正常。所谓正常,就是我们这样的,占绝大多数的。不正常有两个端,一端是120分以上的高智商奇葩,一端是低于70分的低智商奇葩。如果我们想测一下又怕麻烦的话,有这么一张图,你瞅上一眼,智商大致就能给划了界,七七八八的准。这图在哪呢?《教育的目的》封面上。

(3)《教育的目的》,怀特海的,薄薄的、小小的一本册子。又瞅见封面正中那张小图,顺眼一瞟:13张脸——翻开封面折封处,小小的两行字——封面图案解读:心理学测试:测试你的智力。你能看到多少张脸?1-3张:轻度弱智。3-6张:正常人。7-10张:超于常人。11-15张:天才。

(4) 书册幅面也小,是英语课本一半大。最终,还是纳入书单了。三个原因,第一就是那张图。

当时无意中一瞅,一张小图里瞅见那么多张脸,惊奇的咦了下。再数,13张呀。翻找,果然在封面折封处找到答案。

(5)第二个原因,是“怀特海”这个名字。这名字如雷贯耳简直,可如雷贯耳的名字多到炸,个个都找来读,读死,也读不完。但怀特海不一样,对他印象奇好,为嘛呢?那个绕死人的《数学原理》就是他的杰作,那个20世纪最招骂亦最招爱的、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就是他“生育”的——这就很了不得了。更了不得的是,他还是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理论家、过程哲学创始人等等。而逻辑、哲学、教育,都是我的大爱。

(6)第三个原因,是封面上很不低调的一句话:“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此一语,醍醐灌,当头棒啊。

怀特海本人,论出身,是教育世家,祖父乃当地极有名望的教育家,其父先后从事教育、宗教工作;论经历,早年就读并留校于英国剑桥大学,中年任教职于英国伦敦大学,晚年受聘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方面,他简直太有发言权了有木有?他出这么一本教育学专著实在是水到渠成的事。或者说,他不出一本老宗祖级别的教育学专著,简直对不住列祖列宗,对不住人民群众啊。

(7)《教育的目的》到底说了什么呢?除了作者小传、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中文版推荐序之外,主干内容分7章。第一章、教育的目的。第二章、教育的节奏。第三章、自由和训练的节奏。第四章、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第五章、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第六章、数学课程。第七章、大学及其作用。这七章内容,除第四章之外,其他都是怀特海在一些相当份量的教育和科学团体的演讲,都是不同层面的、历经时间与实践双重锤炼考验的,被整个人类广泛认同,闪耀着不朽智慧光芒的经验、反思和批判。

哲学是教育学的源头,是人性的源头,是生命终极关怀的源头,这本《教育的目的》,便是从源头上来,从一切人类教育的源头上,给教育下了个定义,正如柏拉图给正义下了个定义一样,“正义就是人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责。”

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自我发展之路,即“各得其所”。

(8)怎么个激发,怎么个引导,怎么个各得其所呢?

怀特海给出了相当靠谱的方法,针对不同人、不同年龄段,施之以不同教育节奏,自由、技术、科学、数学以及古典文化、大学教育等,都有其不同的训练与节奏。

是的,封面上的智商测试图所昭示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正如世上没有同一片叶子、同一条河流一样,“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大一统式的、填鸭式的生硬灌输教育,是必须要断然反对的,“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

《教育的目的》其不朽处,便在于“智力教育”,便在于怎么样“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怎么样才能“不让知识僵化而让它生动活泼起来”,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树林”。

(9)“我们必须记住,不能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这简直是天塌地陷性的颠覆——这也是怀特海最具丰碑意义的提法。在我们从小到大所有的认知、被认知里,“一切知识都是有用的!”在那个书籍极度缺乏的年代,甚至于一切“有字”的“纸张”都是文化的,都是必须如同狗见了那啥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奋勇当先的。“不能利用”的知识,竟然是有害的么??

“是的,”怀特海说,“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有艺术般高雅。”

只这读,就让人由不住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无限向往啊。“我愿我的孩子能够活成这样的美和自由。”

这句批注的旁边,后来再读时候,又加了批注:“曾经,我就是那个最无用且无趣的,如今,正在朝专业化的哲学般深邃、艺术般高雅的路上狂奔——发现并觉悟这个过程,我用了整整30年。假如,能早些、再早些遇见怀特海,10年前或者20年前的我早就是如今我的样子了吧?换句话说,如今的我,早已经到达了10年或者20年后的我的样子了吧?总之一句话,恨恨恨、恨相见晚!”

(10)“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这门艺术,而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怀特海说。换言之,这本书,是哲学、教育学、逻辑学、心理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等等之集大成。册子本身是薄薄的、轻轻的,但这薄薄的、轻轻的册子,却很明显是象限是标尺,能从中读出多少东西,全在各人综合素养是哪个象限里,是哪个刻度上。

(11)当然,读不那么深、那么广也没关系。只牢牢的、死也不松手的记住一句话,自己一辈子受用、养出一个优秀的娃儿,就都足够了。“学校里教授的知识都是二手货,甚至是三手货。那么,一手货在哪里呢?一切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对,就是这句。OK,死也不松手地记住并践行之,那自我的生命体验,时时都能有从黑暗来到桃花源豁然开朗的惊喜哦

作为孩子作为学子,你明白教育的目的吗?作为老师作为家长,你明白教育的目的吗?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你明白教育的目的吗?就记五个字,这总成了吧——思想的自由!

(12)还有,这本书译的相当精到,言简意赅,却意境悠远,“可与唐太宗时代的孔颖达媲美。”

不知道孔颖达?《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左传》总知道吧,这些就是孔颖达所疏或正义的。孔颖达,盛世鸿儒,孔子嫡孙是也。

总之是,如今,书比天上星星多,挑本如意书,比挑郎君还难。“不染纷华别有神,乱山深处吐清新。”于这“乱山”深处“别有神”的,便是《教育的目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