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
老刘是一个悠闲的老人。
他没有给别人说他的职业,每天见到他总是笑眯眯的,骑一辆八成新的山地车,有时带个遮阳帽,从他富态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不太一样。
老刘喜欢凑热闹,往人堆里钻,哪有打牌的,下棋的,凑在一起说笑的,你总能看到他饶有兴致的参与其中,他的表情好像是在这些场所里寻找到了宝藏一样。
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刘又骑上他的山地车到河滩上遛弯去了,和一些骑友一骑就是一两个小时,领略沿途河滩上美丽风光,大家一路走一路欢笑,好不惬意。
老刘最爱吃美食,这些骑友们每到一处,老刘总会带领他们先看店的门头,再看店内顾客多不多,热不热闹,凡是店内冷清的,门头不讲究的,他们一般不会进去,生意都不怎么好,进店吃完饭之后,他们仍饶有兴致的议论今天所吃的美食,味道如何,有什么特色,时间久了,大家都快成了美食家了。
老刘这一段不怎么骑行了,但品尝美食却没有停下,青松路的一家米线店引起了他的注意。
店内的标语,几十年持续关注高考生,每逢高考季节来临时,青椒米线店会拿出自己的诚意,出钱出车出人,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很多高考生免去了后顾之忧。老刘觉得这是一家有爱心的米线店,他一定要去好好一探究竟。
老刘第1次进店,品尝完米线之后,抬头便望见对面还有一家藤椒米线店,看来餐饮行业的竞争也是十分的激烈。
自从第1次去了青椒米线店之后,老刘便喜欢上了这里。店内放着舒缓的钢琴曲,无论是老板还是店员,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笑容不是职业的,是发自内心的,他一眼便能看出来。
店内服务员的态度非常友好,老刘的胃不好,不太喜欢吃凉的,有一次他点完油酥饼之后,犹豫了一下,店老板一伸手又把一盘油酥饼接了回去,随后就把油酥饼放进了微波炉里进行了加热,老刘微笑的点点头随后又朝店老板竖起了大拇指,这样的服务真贴心,真周到。
老刘渐渐的对这家店产生了感情,多的时候一周要来两三趟,少的时候每周最少来一次,吃着劲道的米线,喝着美味的鸡汤,最主要的是他来到店内从进店到离开,心情都是非常舒畅的。
有一天他又来到了青椒米线店,店里实在太忙了,服务员忙着收拾碗筷,打扫卫生,也没有人顾得上和老刘打招呼,上一桌人刚走,桌上一片狼藉,老刘忍不住动起手来把碗筷收拾起来,又找了几张餐巾纸把桌面擦干净,他像进入了一家自助餐厅一样,连卫生都要自己动手搞。
每天店内客人都很多,赶上就餐高峰时,需要排队等候,老刘觉得与其站那排队,不如自己动手帮店员收拾一下桌子,腾出来空桌子人才不至于都挤到一块。
老刘是心甘情愿这么做的,免费的,义务的,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他认为这是他的举手之劳,尽管老板和服务员都慌着给他拿饮料喝,以示感谢。
一个月之后,只要老刘一进店,店员小胡,店老板芸姐,就招呼着老刘,赶紧帮忙,这会人正多,收拾碗筷,擦擦桌子,就差站在门口招呼客人了。
这一天老刘不太舒服,店员小胡喊他过来帮忙,他没应,要了一碗特色米线,一个人坐在那里吃了起来。
他们给老刘都很熟悉了,知道老刘人好,脾气又好,呼来唤去,老刘也不会发火。
可这一天老刘可能是太累了,吃完米线之后,静悄悄的一个人出了店门。
当他再次返回青椒米线店拿自己遗忘在店里的帽子时,听到大家正在议论他,这年头像老刘这样的人真是少有了,人实诚,像个土老帽,随便使唤他,他也不生气。
半年后当对面的藤椒米线店搞活动时,老刘也在场,而且亲自给到店的人发一份精美礼品。
芸姐和店员小胡发现是老刘时,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土老帽怎么又跑对面店里帮忙了?
老刘不是去帮忙,而是拿出部分资金去投资对面的藤椒米线店,这一段时间他通过到两家店内去消费,最终决定了要把钱投到对面的藤椒米线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