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灯塔,还亮着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65381/01ad884203ca2361.png)
自重启读书以来,久闻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之名,她曾说:“女人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一笔属于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这句话,实在深刻地烙印在我心中,如同一把钥匙,开启对女性自我实现的深刻思考。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不朽杰作,它深入剖析了家庭关系的纷繁复杂、个人意识的深邃奥秘以及时间流逝的无情影响。这部作品不仅代表着伍尔芙文学创作的巅 峰,更是意识流小说流派中的璀璨明珠,为后世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65381/0ac80469d354daf4.png)
不过说实话,这是我第 一次阅读意识流文学的书籍,由于学识尚浅,读起来略感吃力。即便是开头的几十页,我也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勉强理解并品味其中的内容。尽管如此,我还是能被书中一些优美意境的句子所打动。这本书确实更适合精读。
故事的开始,拉姆齐夫人向小儿子詹姆斯承诺,明天就“到灯塔去”拉姆齐先生却说“明天不会晴”,他的崇拜者查尔斯·坦斯利也说“明天上不了灯塔”。拉姆齐夫人蕞终没能到达那座灯塔。
十年后,拉姆齐先生带着子女和宾客故地重游,詹姆斯幼时到灯塔去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但此时拉姆齐夫人已病逝,女儿普鲁因难产而去,儿子安德鲁也在战争中牺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65381/68c1df47d731c09c.png)
在这本书中,我个人很喜欢拉姆齐夫人这个人物,尽管已经年近五十,育有八个子女,但她依然优雅端庄,无私奉献,充满爱与温暖,是很传统而又精神独立的女性。虽然她没有到达灯塔,但她却成为了别人心中的精神力量。
莉莉·布里斯科,这位独立的女性形象,她的坚持与执着,她的自我探索与艺术追求,无不体现了伍尔夫对于女性独立精神的推崇。莉莉在画布前的挣扎,她的自我怀疑与蕞终的坚持,是对“女人不会画画,女人不会写作……”这一陈旧观念的有力反击。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65381/a14d100edddef3fe.png)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座想要到达的灯塔,而伍尔夫的文字,宛如那灯塔的光束,穿透迷雾,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她让我明白,每个女性都应该拥有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勇气,无论是在艺术的道路上,还是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追求自由与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其他皆为次要。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光,我们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65381/36d8b7a2cc083bc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