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流氓天子
“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仍在天,虽扁鹊何为?”这是刘邦在病重时说的话,天命确实是眷顾刘邦的,不然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亭长,如今却躺在龙榻,坐拥天下。
“此天命也,非战之罪。”这是项羽在垓下一役中对自己部下所说的话,真不愧是和刘邦抢夺天下的人,两人在将终之时所说的话都是如此相似,既然二人都相信天命,那我们就来看看天命为何归于刘邦,而不选他项羽。
其实项羽是有很大的机会夺取天下的,至少当时的人都是如此认为的,甚至只差一点点刘邦便会死于其手。
刘邦去赴宴时,内心一定是很忐忑的,因为他明白项羽已经动了杀心,不过这又能怪谁呢,如果不是他擅作主张令人封了关口,又怎么会惹怒项王,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当年与怀王的约定便是先入关者为王,到嘴的肥肉怎么忍心再吐出去呢,要怪就怪他的实力不如项羽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就像他自己说的,本来就不如项羽嘛,但这宴,他却不能不来,来了还有一线生机,不来,便只能引颈受戮了。他只能赌,没关系反正自起兵到现在,他一直都在赌。
当项羽看到刘邦进来时那卑躬屈膝的模样,心里就不由得生起轻视之心,他刘邦不过是一个市井小人,整日就只会琢磨些个蝇头小利,这样的粗鄙之人如何能跟自己争天下,又如何敢跟自己争天下。此刻的项羽心中已杀意全无,这样的人不值得自己杀,也不用杀,留下他见证自己的千古霸业岂不是更好。
一场杀机四伏的鸿门宴,项羽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也为自己留下了千古笑名,不过项羽不杀刘邦不是因为他蠢,而是项羽从来就没有将刘邦放在眼里,自然也就不会在意刘邦,更别说还专门设计去杀他,这一切在他心里都属于犯不上。
项羽心中的轻视要源自他和刘邦的出身,项羽是楚将项燕之后,芈姓,是楚国宗室,天生的贵族。而刘邦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市井人,说白了就是个流氓,好色好赌,五毒俱全,除了为人比较仗义以外,实在是没有任何可圈点之处。刘邦是个贫贱小人,这一点项羽是很清楚的,贵族对于这种人,是有一种天生的瞧不起和傲慢的,这是刻到骨子里的,项羽直至兵败身死都没有对刘邦收起一点轻蔑之心,不然也不会将自己的失败归于天命。
既然项羽知道刘邦是个小人,就不该用小人的办法来对付刘邦。当项羽于阵前列开刘邦的家小,并扬言要活煮了刘邦的父亲时,内心一定是很得意的,因为在他的价值体系里,刘邦一定会为了救他的父亲而选择投降,兵不血刃便可收服刘邦,怎么能不得意,但项羽想的太简单了些。
“你我曾结拜为兄弟,既是兄弟那我爹就是你爹,既然你想煮了你自己的爹,我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到时候别忘了分我一碗肉吃。”这是刘邦在阵前对项羽的喊话,地痞流氓的气质一览无余,不过这却是当时最明智的做法,项羽之所以扬言要煮刘邦的父亲,就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可以迫使刘邦投降,刘邦这一番话不仅打消了项羽的念头,还把项羽架在了道德的高墙上,毕竟两人结拜这是事实,刘邦虽是硬扯关系,但的确是这个道理,现在项羽要来杀自己的父亲,怎么样都说不过去,短短一句话就给自己解了围,还使项羽陷入了两难,最后项羽只好放人。看,有时小人的方法更加管用。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项羽不了解小人,更不了解自己,用别人的父母相要挟,这本身就是小人行径,他把自己放在了小人的位置上,反倒用君子的品行去要求刘邦,这如何能赢,从一开始,他就搞错了两人的定位。
或许项羽可以称之为是英雄,但历史证明最后胜利的从来都不是英雄,而是枭雄,刘邦就是枭雄。项羽不肯渡乌江这件事历来便有争论,有人认为这正是他英雄一世的表现,一些人却认为在这件事中项羽太过意气也太过幼稚,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对,项羽是英雄所以不肯渡乌江,而也正是他的英雄才使得他输给了刘邦,至于意气和幼稚,本便是英雄的特质,这便是刘邦和项羽的不同,若是换做刘邦,一定不会有丝毫犹豫,脸面这东西,该要的时候刘邦会要,不该要的时候,刘邦看都不会看一眼。至始至终,项羽都把战争看得太简单了。
那我们在来看刘邦,刘邦是个枭雄,也是个小人,这不假,既然是枭雄,就不可能太君子,但不论怎么样,都有一个雄字。刘邦也是有雄心大志的,亲见始皇时的“大丈夫当如是”虽不如项羽的“吾可取而代之”听来那么使人快意,但显然刘邦也是想当这大丈夫的,而且刘邦很明白什么时候该拿出什么样的姿态,即使是装也要装出来,对于任何降将或是谋士,刘邦都显示出了他的容人之量,尽管依后来的事看这很有可能是装出来的,但在当时这样的姿态是对他有利的,对于韩信也是如此,只因萧何的几句话便为韩信筑起了点将台,拜为大将军。而我认为最能显示出刘邦的非凡之处的,是他在与楚军对峙时,细数项羽的十大罪状,项羽派人伏在军中,向刘邦射了一支冷箭,看,项羽总是弄不明白自己的身份。而被射中胸口的刘邦却大喊:“竖子,射中了我的脚趾。”来稳定军心,如果在之前刘邦所展现出的姿态是有意为之,那在这般突发状况下,刘邦还能有如此反应,以大局为重,这番心智非常人可比,在这一点上项羽远不如刘邦,或许当年刘邦以一副奴颜面对项羽时,心里就像是在面对一个小孩子,没错,项羽的英雄在刘邦看来,不过是小孩子脾气。
天命选择刘邦是有原因的,刘邦能取得天下也不是侥幸,而是必然。人们总是惋惜项羽鸿门宴的仁慈之举,认为项羽只差一丝便可转败为胜,却没有想过鸿门宴中项羽的选择是他性格的必然,退一万步讲,即使他在鸿门宴中杀了刘邦,也会有下一个刘邦来完成他的结局,乱世,只适合刘邦这样的人。
项羽于乌江自刎,天下成了刘邦的囊中之物,但刘邦的屠刀却没有放下,小人是不能和别人共享胜利果实的,依旧是一路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