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1.12
2021-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森林里的野马
1.12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个人理解:首先讲了”信“,我们的信用一定是要符合”义“这个大前提的。根据《史记》里面「孔子世家」的记载,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到卫国,经过一个地方叫蒲地,公叔氏想要凭据蒲地谋反。他们见到孔子来了,就把他围困起来,然后逼着孔子,说:「如果你们答应不要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因为他们这些谋反的人怕孔子到了卫国向卫国国君报告,说他们有谋反,他们就会被惩罚。所以他们不让孔子去卫国,除非让他们发誓。让孔子发誓,孔子发誓说不去卫国才放他们走。结果孔子就发誓,说保证不到卫国去。这些想谋反的人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个很守信的人,既然他发誓了,他们就放心了,于是就把孔子放出去了。结果孔子还是去了卫国,子贡这时候就不解了,就问孔子,说「你刚才发的誓,怎么可以违背」?孔子就回答说:「被逼着发的誓,神是不听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去守这个信。为什么?因为这种誓言,在被逼迫的时候所发的誓言是不合宜的,可以推翻。
其次,就是”恭”,恭敬也要符合礼,如果超出了礼以外的恭敬,就是耻辱了,就会被人瞧不起。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阿德勒说到人的关系分为“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如果要想让自己生活的更加自由,我们要把自己保持在一种“横向关系”中,也就是符合礼的。不要因为对方是我们的领导或是顾客,我们就需要卑躬屈膝,我们可以对对方表示礼节上的尊敬,但是并不能无底线的卑微,那种只会让别人永远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