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情感

2018-12-23  本文已影响81人  清晓视野

今天主要复习了情绪和情感,把我自己感到重要的地方总结如下:

一.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关于情绪与情感,教材上是这样定义的: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它是一种心理过程。

为了区别于认识过程,人们把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叫做感情。为了区别出感情发生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人们采用了情绪和情感两个概念。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情绪具有情景性和易变性。心理学主要研究感情反映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较多地使用情绪这一概念。

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觉。与情绪相比,情感更为深刻,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情感要通过情绪来表现,情感也能制约情绪的表达方式。

以母爱为例。我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爱,是情感。当孩子考试进步时,我会特别感到高兴。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激动,很兴奋,笑得合不上嘴,觉得这个家伙终于知道学习了。忍不住就赶紧告诉先生,让他也高兴一下;也赶快给班主任留言,感谢她对孩子的关照,孩子的进步多亏了她的教育引导云云。静下心来后,又想,怎么再引导孩子更上一层楼呢?当然,当孩子犯错时,我愤怒地教训他,会感到沮丧、焦虑等等。

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情绪的表现过程了。但无论是兴奋的过程还是愤怒、沮丧的过程,都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是情绪,它具有易变性和情景性;而这之下所隐含的是母爱,这是感情的内容,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是情感,它是更稳定和持久的。

二.津巴多的情绪构成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情绪由四种成分构成:生理唤起、认知解释、主观感受和行为表达。

我听到孩子考试进步了130名时,特别激动,心跳加速,笑得合不上嘴,感到特别快乐,这是外界的信号进入了我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的生理唤起,引发了包括心跳加速在内的大范围的内脏反应。

情绪的第二个成分是对事件和感觉的认知解释。我把孩子进步,解释为他知道学习了,真正地用心努力,课堂效率提高了。

第三个成分是主观感受,我感到激动、喜悦、兴奋,放心等等。

第四个成分是在行为上对情绪进行表达。我一边笑,一边高兴得走来走去,然后告诉先生,感谢老师。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主要是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信号功能。

三.情绪外周理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照他的说法,人并不是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而是相反,人是因为哭了才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而兰格则强调血液系统的变化和情绪的发生的关系,说什么“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作业加强,血管扩张,结果便产生愉快的情绪;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器官痉挛,结果便产生恐怖的情绪”。

李老师说:一个孩子不是因为厌学才学不好的,而是因为学不好才厌学的;一个人不是因为上网成瘾才有心理问题的,而是因为先有心理问题才上网成瘾的;一个问题不是因为多么困难才解决不了的,而是因为解决不了才变得多么困难的。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一个孩子总是很愿意做他自己能学会的那一科。上自己精通的科目时,聚精会神;而到了听不懂的科目时,则呵欠连天,走神、小动作层出不穷。这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会的越来越会,不会的越来越不会。这也是马太效应的一种呈现吧。比如,这次孩子考试进步了,他就特别愿意去做作业,从头到尾,积极主动。因为他学会了,他有进步了,他就特别愿意去学。而上次考试他退步后,做作业时,就经常说,又烦又累,抱怨老师留的作业太多。

在生活中,情绪外周理论也有很多应用。我们都知道,紧张或愤怒时可以做深呼吸,这有助于迅速平静下来。当我们在做深呼吸时,肢体几乎没有动作,呼吸放缓加深,肌肉、血液等的运动也相应舒缓,最终情绪会渐渐平复。这就是情绪外周理论的一个典型应用。再如,心情压抑时,外出运动,打球、唱歌等,心情就可以好起来,这都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调节情绪的;再如当沮丧时,可以抬头挺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也有助于激发积极的情绪。

藏传佛教有密宗,其修行法门中有一点是这样讲的:

以诸祖上师的口诀为修行法则。即以三密相应:手结印契,口持真言,意作妙观贯穿整个修行过程,使身、口、意构成的自性与咒、印、观所构成的佛性相应,产生法性,扫荡有始以来的浮躁垢习,得大安乐自在。

这与情绪外周理论是不是很相似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