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习

《定位屋》笔记(3):何为定位屋?——作者为定位理论建立体系化的

2017-10-26  本文已影响8人  pickle

重点理解:

  1. 两大假设:
    大竞争时代和长期效应。
    提出了前提条件。
    因为处于竞争时代,所以这套理论才有生根发芽的基础。
    长期效应:应该是相对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战术来说的。从过程上来说,无论是品牌树立,还是进入心智,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都需要时间来发酵。这样一说,有点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在定位背后的哲学中提出了长期优于短期的观点了。之前还不太能理解。

  2. 虚“顾客”“事实”和实“竞争”“心智”
    作者说,虚的部分是科特勒关注的重点,实的部分是定位两位作者关心的重点。但虚实本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以并不完全摒弃顾客和事实,而是视角不同,工作重点不同。

  3. 战术战略层
    这一层没太理解。作者说,与科特勒相反,定位理论认为战术引导了战略,战术优于战略。这一点在定位背后的哲学中也提了,没理解。留白。

  4. 公关
    对这个词代表着什么行为也没太懂。公共关系,可能是指代的媒体发声。如果是这样,可以和广告相对来说的。也许“软文”这个词让我觉得媒体也是广告吧?公关在这里是否指代媒体,需要进一步核实。

  5. 分化、对立、第一(品类)
    总之,就是要做不同。但这个不同,不是由内而外的不同,它还得是在用户心里有所联系有所抓手的不同。个性大于相似。从人生道理上来说,01年就有人向我指出来这点了。不过我在这个点上没有足够的理解,因而也做不出来。

总之,看了这张图,以及关于这张图的说明,对于作者说自己做的是体系化的工作还是很认同的。尤其是提出假设前提,以及分析背后哲学。虽然其实很难说他说的那些点是哲学的东西,不过毕竟是深入思考、建立联系的成果。哲学谈不上,体系化是算得上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