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
壹书信时代
07年的时候读高中,距今已十二年。记得那年学校还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写信热潮,给远在外地的好友或是钟意的人写信。
哪怕当时移动电话已经开始普及,但那时候较昂贵的价格,仍旧是一个普通高中生所不能奢求的。而互联网虽然能够实现人与人的即时信息交流,但与下次的交流之间,仍隔着一个周期。
于是写信这件事,看起来特别有范,又显得特别浪漫。
那时候会花上几天的时间,反复斟酌文字,又小心翼翼的誊写几遍,确保字迹不再那么难看。然后买好精心挑选的好看的信封,贴好邮票,将信寄出去。
但寄出去信之后并不代表事情就告一段落,这洽洽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等待回信的时间,才是令人期待。
不知道对方会怎样回信,不知道自己的表达是否清晰,反复怀疑又忐忑,感情在心中酝酿,只等收到回信,所有的心思便都随着信中的文字雀跃。
这样的文字,有时间沉淀,饱含深情。
贰短信时代
09年的时候,拥有自己的第一台手机。到至今也忘不了那段守着手机只等信息来的时光。
手机很便宜,但连手机QQ这样的通讯软件都没有。只能打电话或是发短信。
而就算是几毛钱的电话通讯或是一毛钱一条的短信在那时候看来其实都是较奢侈的,一天下来数十条的短信与一通电话,一个月之后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我去睡觉了,晚安”,“嗯,晚安”。
因为有“价”,所以显得很珍贵,哪怕只是一句礼貌的回应,依然让人心安。因为文字中依然有温情。
叁微信时代
12年,当我能随时随地拿起手机,然后给你发送文字、语音消息,或是视频通话的时候,我从没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是这样近,满心的欢喜。
你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说起你的生活点点滴滴,哪怕隔着几座城市,我依然觉得你仿佛很近,近到我随时发出去的一句话,就好像当着你的面说出的一样。
不用反复的斟酌文字,心里想的都是此时的感受,感谢你无时不刻陪在我身边。
四后微信时代
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是在那些能随时联系到彼此的日子里,还是在日常的嘘寒问暖之中。
好像每个人都不再那么重要,每天和你互道晚安,又或是和你互诉衷肠,再深情的话,很轻易的就出了口。
可似乎心里总觉着,还不够深情。
于是感情说散就散,于是微信一删,便从此陌路。
五结尾
在时光不曾倒流,也不曾慢下来的日子里,在和你越来越近的日子里,也许有时候却该想一想,要停一停,让自己慢下来。
就好像“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
于是得来不易,于是值得珍惜,于是有时间沉淀。
于是“一生只够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