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颗种子了

2018-11-28  本文已影响7人  糖蟹

01

澈澈是儿子小M在小区里的第一个好朋友,他比小M大两个多月,但很独立,自己上厕所、出门自己穿鞋、主动帮妈妈拎垃圾,说起话来也很成熟,俨然是个“小大人”。相比之下小M就逊很多,就自己上厕所这件事就反反复复,不太稳定。所以,每次带两个娃儿一起玩,回来我就会焦虑,开始怀疑我的教育方式。

澈澈妈妈对他比较严格,软硬兼施地把澈澈管教的很懂事。澈澈做对了事情,他妈妈会使劲夸他;做错事,有时会打他,澈澈被打皮了倒也不放在心上,有次澈澈生气了,用眼睛瞪人,他妈妈觉得不礼貌,就拧他眼皮。澈澈经常会说“我厉不厉害”,“我大不大”(因为他妈妈会说他是大人了)。

对于澈澈妈妈的教育方式我是不认同的。可澈澈很健谈,也没有看出有什么“后遗症”。对比下,我就不淡定了,一度也在情急之下“打”了小M,但这对小M并不奏效。

为此,我内疚不已,开始反思自己。我想是我有些急功近利了。

小M没出生前我想他能健健康康就好,出生后发现样子也还不错,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孩子慢慢长大,就开始了拼娃模式;比谁先会笑,谁先坐,谁先会爬,谁先会走,谁先会说话,自己家娃儿拉个屎都要比别家香才满意……有一项落后就要去医院检查,生怕输在起跑线。没娃儿之前,我认为这太夸张,有娃儿之后,才发现我也避免不了。

02 安的种子

我有一颗种子了

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

拿到种子后……

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本想。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本跑去寻找锄头。静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自己胸前。

本把种子埋在雪地里。

靜去查找种植莲花的书籍。

安去集市为寺院买东西。

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发芽。

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地刨开了土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静将挑选好的金花盆搬来,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

安接着清扫寺院中的积雪。

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地种下了种子。

安和以前一样做着斋饭。

静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宝贝,用金罩子罩住。

清晨,安又早早地去挑水了。

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晚课后,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种下了种子。

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

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地盛开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千年莲花种子,可是我们附加给这颗种子太多东西。我们想让他什么都比其他孩子强,我们没有赚够的钱,我们没有得到的权,还有我们没有完成的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能不负众望,干一番大事。

当孩子不按预期发展时,有些家长会说我的孩子资质平凡,不配我付出这么多,继而像本一样“”摔了锄头不再干了。

也有很多家长省吃俭用给孩子报学习班,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他,坚信能有所回报,然而过度管教让孩子失去了活力,像静的种子一样,早早地就枯萎了,没有了生命活力。

其实孩子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特点,我们不能用成人世界的标准来评判孩子,有效的教育应该是基于孩子发展特点的引导,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让他自发成长。

像安一样,把孩子放在心上(胸口),给他爱和陪伴,到了春天,他自然发芽长成千年莲花。

“我有一颗种子了”,刚有小M时我也有过这样的感恩,希望自己不忘初心,戒骄戒躁,给予这颗种子足够的爱和陪伴,陪他顺其自然地长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