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代表什么,但活着却能代表一切
余华的每一部长篇小说,都震撼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他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活着》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余华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
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福贵是那代人的缩影,他从一个纨绔子弟,家产输光后变成贫农。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他深刻体会到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丈人和外公,这些身份所能在人世间感受到最残忍的痛。饱经风霜的福贵却好像顿悟了一般,也对,对他而言没什么大风大浪是他所畏惧的了。
这和海鸣威笔下那个出海的老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默默忍受着生活的残忍,却依然执着的向前迎接生活。福贵的故事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今时今日我们这代人面对挫折,往往显得极其的脆弱,福贵的精神值得敬畏。不过在我们觉得福贵的这一生凄惨不已的同时,我会思索,难道他的人生就是人世间最凄惨的么?不然,更惨的譬如作者创作灵感来源的那些黑奴,他们的人生的残酷必定更加触目惊心。动荡的年代,人命不如草。当下稳定的社会,是无数个福贵换来的,万望珍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人对苦难到底有多大的承受力?富贵毫无疑问能用一生,家珍也用了一生,凤霞、有庆、二喜都是如此,即便是春生也是他的一生。苦难没有尽头人的承受能力潜力同样也永无止境,长短和精彩程度取决于环境也取决于每个人特有的承受欲望。活着代表不了什么,但活着代表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