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人生格局,享受丰盛的自己
以下为【效能教练28天训练营】整合输出内容
1. 介绍自己+我开始的困惑+现在的心情
1)我是效能教练28天训练营X15期训练营的学员Zero 张媛。
2)经过28天的训练营,目前通关在即,我此刻的心情是轻松且愉悦,同时也有些压力感。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把28天训练营所有课程内容全部习得。
2. 训练营前后的转变
1)参加训练营之前:我自己的脑海里虽然有模糊的愿景和价值观,但对于人生的使命和人生地图,却始终是不清晰的。对于如何实现愿景,如何规划人生的长期目标及中长期规划,以及如何抵达设定目标,是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的。这也是我一直比较迷茫困惑的地方。
2)参加训练营之后,我最大的三点变化:
首先,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愿景和人生不同阶段的三大征程;在对于整体的自我认知和个人定位上,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清晰的规划。
其次,对于目标的设定及具体的实施路径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工具的使用让实现目标的路径变得结果可量化、全程可视化、过程可控化。
不仅如此,围绕效能管理、认知突破、心态突破、行动突破这四大课程主题,让自己可以用理性的思维工具去思考目标的达成路径,用感性的思维去自我赋能、自我激励,让自己拥有内省觉察的能力,同时用丰盛的心态,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迎接困难和挑战。
3. 分享我的学习体会
1)训练营给我的体会,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拔高人生的格局,享受丰盛的自己。
2)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01:如果人想改变自己,想要拔高自己的人生格局,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提升自我的认知。只有认知升级,人生才有突破。
关于【认知突破】这部分,训练营里给到4个工具,那我印象最深刻的工具是【逻辑层次】这个工具。
第一次接触这个工具,是在2017年的夏天,也是在顾老师的课堂上。当时,老师用了一个赋能登山模型,给现场一位小伙伴做了一对一的教练对话Demo。赋能登山模型的赋能步骤跟逻辑层次很相似,之后就了解到逻辑层次这个工具。
那在2017年到2020年这三年间里,在不同的教练课程和不同的培训场景中,一直看到不同的老师在使用它。但自己对于这个模型的运用一直不够熟练。那在此次的训练营当中,完整的学习并掌握了这个工具,下一步就是从熟练到精进的过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4665/5b4427b8faba5688.png)
本次训练营我对于这个工具的使用,有两个运用场景:一个是自我教练-提升格局使用;一个是在一对一教练会议中,赋能其他小伙伴的教练咨询中使用。
在自我登山的过程中,我从过往的下三层(环境、行动、能力与策略)转变为从上三层去思考问题(愿景、身份、价值观或信念)。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体验。从下三层思考问题时候,视角会非常的局限,是在用现在的能力去看未来,但现有的能力是有限的,它并不能去决定未来你的成长宽度和深度。从上三层去思考问题,相当于从“上帝视角”去看待当下所面临的问题,视野会更加的开阔,会探索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我用一句话总结这个过程就是:【基于未来看当下,而不是基于现在看未来】
当然,在一对一教练咨询的过程中会发现:并不是所有小伙伴都具备从上三层思考的能力的,尤其是当被教练者对于自身的愿景和身份不是很清晰的时候。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练者就一定要切忌:不可紧追不舍,不然会给被教练者造成很大的压力和紧张感,影响到整体教练的过程。那这对于教练者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最安全的做法是:被教练者能到哪一个层级我们就从哪个层级去帮助他找到这个层级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02:除了01中所讲到的:只有认知升级,人生才有突破之外,想要做到拔高格局,还得有丰盛的心态和自我觉察、情绪掌控的能力。掌握了这些,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做到自我赋能。
关于【心态突破】这部分,训练营里给到4个工具,那我印象最深刻的工具是【ABCBA转念日记】这个工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4665/b60628332a7aad6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4665/57bc7dff6c955e0f.png)
这里的关键我认为有2点:第1点是:对于情绪的觉察;第2点是【支持性信念VS限制性信念】
关于情绪觉察的部分,可以用5Why情绪链,不停得问自己Why?去探究情绪背后自己真正的意图和动机。也可以通过丰盛日记去丰盛自己的心态。
这里着重解释一下【支持性信念VS限制性信念】
信念其实也是有不同类型的,我们这里介绍最常用的分类,即支持性信念和限制性信念。
支持性信念(有更多的选择)
这些信念会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心理能量,更原因开展积极的行动,例如:自信、乐观、坚韧、希望等等。
很多金句都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支持性的信念(当然也会有适用的边界)
失败乃成功之母(复盘是失败之父)适用边界
命运不会怜悯向它低头的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限制性信念(会限制你的能力)
这些让我们体会到沮丧、失望、挫败,甚至是恐惧,让我们没办法从这种情绪中解放出来。
例如:
我学历不高,所以找不到好工作
我没有背景,没有晋升机会
同时,限制性信念中,最严重的三大信念是:
无望(hopeless):任何人都不可能完成,我输定了
无助(helpless):也许你可以完成,但是臣妾做不到
无价值(valueless):我不配拥有,我是个失败者
所有这些信念都有可能导致我们踌躇不前
【信念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
之所以在心态突破这个部分要了解信念,是因为信念产生情绪,情绪影响行为。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我们生活中很多行为的发生不是简单的刺激到回应的直线,而是这样一个过程:
信息→信念→情绪→行为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认知是行为的操作系统。信念和情绪都是这个“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我关于ABCBA这五个步骤的实际运用就是:
① 觉察:失落、疲惫
② 信念:觉得事情太多,短期内一定是做不完了
③ 转化:失落、疲惫的背后是想要好好放松,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但却又害怕停下来就会落后;---我希望可以做的更快,更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④ 策略:慢下来,也可以做得更好,你要超越的是过往的自己,而不是总是在跟别人赛跑。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劳逸结合,适当给自己放个假。
⑤ 行动:凡事不必做到尽善尽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
03:总结完了01和02部分的内容:只有认知升级,人生才有突破;认知是行为的操作系统。信念和情绪都是这个“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我们来谈谈【效能管理】和【行动突破】的部分。
关于【效能管理】这部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SAS职业竞争力模型】和【柯恩效能手册】。
关于【行动突破】这部分,【ORA三层目标法】这个目标设定的工具,在对于个人定位上,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清晰的认知。其次,对于目标的设定及具体的实施路径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工具的使用让实现目标的路径变得结果可量化、全程可视化、过程可控化。
这里着重来说一下【ORA三层目标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4665/9fd899b040f78285.png)
ORA将目标的种类分为三类:
0:Objective:愿景目标
R:Result:成果目标
A:Action:行动目标
三种目标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O目标-明确目的和意义,激发我们的情绪;R目标-明确一个阶段达到的结果标准,产生紧迫感;A目标-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对过程进行跟踪。
例如: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4665/87aefe6fba960373.png)
以上是课程中的案例分享。那在课程结束后,我给自己设定完ORA目标后的感受是:写下O愿景目标的时候,感到压力很大。写下R成果目标的时候,感觉方向逐步清晰起来,仿佛写下的成果即将就要实现。写下A目标的时候,觉得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提前规划和做非常详尽的计划安排。把每天要做的事情罗列清楚并逐一核查完成情况。
4. 号召行动
如果你想要找到效能突破的奥秘,如果你想要拔高格局,认知升级,如果你想要转化信念,拥有积极的心态,享受丰盛的自己,那么我衷心的希望你参加效能教练训练营,从内而外打造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
5. 我在本次学习之旅中,做的好的有?可以做得更好的有?可能更有意思的有?
本次训练营是复训,相较于第一次参加训练营,做的好的地方是:全程深度学习并且深度思考,都是以结果为导向产出后续的计划和内容。
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是:在训练营的时间安排上,除了用整块的时间来学习,时间紧迫的时候可以用碎片化时间更加合理的安排学习进度。
可能更有意思的是:下一期训练营可以尝试以小组教练的身份去投入到训练营的带教和学习当中。
6. 如果我把训练营推荐给我身边的朋友,我会怎么说?
提升职场竞争力,打造高效能人士!就来参加效能教练训练营吧!我们一起学习进步,共同成长!出发是一切的开始!
7. 我想对一起学习的同学们/老师们说些什么心里话/鼓励的话?
感谢大家将近一个月以来的培训与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遇见了很多优秀的学员,看到了很多优质的作业,小伙伴们都棒棒的。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作业的精心点评,也都非常地用心负责。
感谢班班阳菌老师,感谢顾老师,感谢遇见效能训练营!
如果你想与我一起踏上效能教练之旅,欢迎扫码加入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4665/40c106335456525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