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你是不是另一个孙少平?

2016-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吴德宽

时代的背景聚焦在1974年的冬天,作者描述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在一个透着寒气的中午,县高中的食堂中,同学们蜂蛹的拿完自己的饭菜而回去,只剩下唯一的两份“黑”面馍馍,两个年轻人先后跑过去迅速的拿走自己的那两个黑东西,一个是家庭是贫下中农出身的孙少平,一个是被打倒的地主孙女。~~这个时候的孙少平内心是自卑的,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想他内心也是开心的,他是他们村这一届能来上学的三个人之一。

高中的生涯对于孙少平来说,是其人生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因为在那两年里,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悄悄的发生变化,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他自身刻苦努力读书来充实精神世界(他看的书大多是课外书,可能作者也想告诉我们在学校除了学习基本的应试知识,更应该阅读课外知识,因为那或许才是改变命运的钥匙),另一方面是周围环境的影响,来到县城眼界不一样了,更重要的是他认识了他人生中的贵人与知心人田晓霞(田晓霞在孙少平的高中生涯中亦师亦友,彼此成长进步。)~~这个时候的少平在每次阅读的时候,内心都是充实而快乐的,他也慢慢的自信起来,不像刚开始入学时那么羞涩。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精神却是无比的快乐。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有始就有终,告别了高中,少平就只能返回乡下务农,充当家里的劳动力,赚公分。虽然家里有父亲与大哥这两个劳动力,但是大姐一家与二叔一家需要帮衬,更何况自家还有高龄的奶奶以及妹妹在读书。所有的这一切在那个时空与环境下,少平只能选择默默的劳动着,因为他无力改变现状。~~此刻的少平内心是痛苦的,他虽然每天辛苦的劳动,但是他精神上的压力巨大,因为他读了太多书,内心渴望外面的世界,不甘心一辈子就像村里的绝大多数人的命运一样,他想要远行想要去看外面的世界,更想闯出自己的一份天地,这个冲动的种子在他内心深深扎根。

少平从高中毕业回来后,自然而然就充当着劳动力以挣取工分。虽然有期间有些短暂的当老师经历,可是在少平心里,因为读了那么多书,思想的纬度打开,所以他慢慢的厌倦自己的现状,渴望改变自己自己,他心里深深的明白,如果继续这样生活,他已跑能看到他这一生的写照。当家里安顿好了,哥哥的砖厂运转顺利了,他要远行去省城,在他心里哪怕再苦再累,他也要坚持下去。    ~~此时的少平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的生活写照。在农村很多人不识字,所以一辈子就待在农村,或许我们这些读过书的人怎么都不会过那种一眼就能看到未来的一成不变的生活,可是站在那些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本身没有太多思想,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现状,反而觉得过得很好,这是人的格局问题,也是思想境界问题。而少平是属于格局已超过他所在的环境能给他的心里需求,在他内心渴望走出山村渴望外面的世界,他心里有一个大大的梦。虽然他不知道他出去可以干嘛,但是他知道他必须要走必须要走出去。

少平来到省城后就开始做苦力,当然也经历了众多的人情世故,比如亲戚很多时候都不如一个陌生人,因为穷。他也打开了眼界,慢慢的变成一个老练的临时工,在省城更加意外的而高兴的是他又见到了晓霞,还有自己的朋友金波。虽然每天都在繁重的体力下度日,可是少平的内心却是满满的幸福。在这里有了甜蜜的爱情,真诚的友情,还有每日的书籍来充当精神食粮。~~我们每个人都会进去社会,当你迈出了那一步时,你的生命与未来就拥有了众多的未知与可能,人生过程中你会邂逅爱情,亲情,友情,当你拥有时一定要善待,要珍惜。

少平后来在各种周折后顺利了进去煤矿当了一名工人,这对于他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至少是一次进步。在这里他认识了胜过亲人的师傅王世才以及他的老婆孩子,他拼命的工作赚钱,在这里他用自己的双手获取了属于自己劳动的果实,他的内心与思想也在这里得到了锻炼,更加让他有动力的是他的女朋友晓霞,一名省城报社的记者。想必那时的他们必定是幸福的,即使是相隔两地。~~劳动是这个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情,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的果实才最甜蜜。爱情的力量也是最伟大的,少平与晓霞都是越过了世俗的精神伴侣,每次看到这本书的这些情节时,我的内心也会跟着甜蜜幸福,当后面晓霞在发洪水救人时走了之后,我的眼泪也跟着流了出来。他们本相约在那棵树下约会然后一起回老家的,然后就只剩下少平一人。

平凡的世界,每个人物形象都是一类人的真实写照,在这本书上孙少平是给我最大感受的一个人,因为我在他的身上看了我自己思想与性格的很多影子。虽然结局不是很好,可是这本身就是人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你是不是另一个孙少平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