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朱熹和王阳明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两者却有所不同。朱熹所指的“天理”需要外向于万事万物中去求,即之前的封建道理思想,这就是天理,就是需要去维护的;而王阳明主张的“天理”是无需外求,只需发明本心,即良知;只要不违背良知的东西就是天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那么什么是良知?违背良知的就是心中的贼,最简单的也不过七情六欲,即七种感情和六种欲望。人生在世难免不称意,但当这种情况来临时,很多人保持不了所谓的平常心态,开始哀伤忧愁,这也是当代社会上的一种通病。其实从根本上这也是一种“心贼”,错误观念的思想或者僵硬的头脑想法,让自己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敢接受,选择逃离,我们必须要将其破除。
四颗心破贼
心中之贼,它既然藏在心中那么就点亮心灯以此攻克。
第一要有自省之心,不可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早在唐朝开始,太宗说过这样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是因为这几面“镜子”也让太宗开启了贞观之治。历史上的其他皇帝难道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话吗?他们只是不反省自己,从而贼心作孽。
第二要有向善之心,一个人必须要顺应天理,行走在正义的道路上。只要是人之所愿,它就是人们心中一盏不灭的明灯。《圣经》里面曾经提到这样一句话: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三句话就包括了一个人正常的生活,三个“不”字就包括了一个人心向善的正义之路。
第三要有坚定之心,内心要有真理定力,一定不向庸俗等势力低头。只要坚定信念,生活就不会迷失方向,更是保持了一个作为公民的基本素养。这一点说起来非常的容易,而且道理都懂,但做起来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前进的路途中一定要坚持这颗本心,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内在“美”。
第四要有清洁之心,不断去除自己的私心杂念。什么是私心杂念?基本的欲望之外的,或者说自己两只上认为都是错的就是私心杂念。一个人欲望可以有,但这个尺度很关键,我们不能任由它生长;倘若不控制随着时间的发展就会成为“极端”。所以说看得开,识得破,懂得透才是人们保持清洁之心的关键,即良知合理的表现。
一个人真的攻克了内心之贼,那么你就可以成为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