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两块钱的手术

2024-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人生可以转弯

      从小,我的右眼角眉梢处,就有个小疙瘩。摸一摸,里面还有个软软的小东西,活动的。这个小疙瘩成了我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标志。很多人第一次见我,都很奇怪的问我:你眼角怎么了?或者是:你眼角怎么有个小疙瘩。在我小时候为数不多的照片里,也可以看见这个小疙瘩,很明显。

      这个小疙瘩不痛不痒,我从来也不理会,父母也不理会。后来,有内行的人说:这是个脂肪瘤。

      大约是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这个小疙瘩开始长了,眼角总有点胀胀的感觉。

      于是,我便到校医院找大夫。

      大夫只是简单的摸一摸,便确定的告诉我,这就是个脂肪瘤,可以割掉。我们约定在周六下午手术(那时还不是双休)。

      周六,我按时到了医院,医生早把这茬给忘了,一点也没准备。我坚持要手术,医生也没推辞,让我躺在躺椅上,一男一女两个医生开始手术。

      先在眼角打了麻药,等了片刻后,开始手术。疼倒是不疼,就觉得医生在那儿不停地剌,好像不熟练的屠夫用一把不锋利的刀割肉。一刀下去,没割好,再来一刀,可惜偏了;再来一刀,又偏了(这只是当时的感觉,实际上不知道医生怎么操作的)。

      手术过程中,男医生问我疼不疼,要不要再打点麻药。

      再打点就打点呗!(那时候真傻,不知道麻醉也很危险)

      剌了十几刀以后,脂肪瘤取出来了,我一看,就像一个大一点的葡萄干,有点黄,有点绿。

      回到宿舍后,头疼眼花,真不舒服。托舍友买点饭上来,嘱咐不能是辣的。舍友回来,抱怨不辣的菜太难买了。给我买的是土豆丝。我吃了几口,没什么胃口——真想吃点肉。

      难受了几天,好了。

      只是在眼角处留了个很小的、不显眼的疤。

      手术费20元,学生只出10%,我只花了2块钱。

      那时候,我们的胆子真大!医生是在战斗中学习战斗,我眼角的脂肪瘤,就是他们练兵的战场。

      那时候,物价很便宜,大学还没有扩招,学费很低!

      那应该是1992年夏天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