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梦想
内心里我非常赞同梭罗的生活方式和观点。
因为那是我在农村时的生活。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一手一脚置办。房屋的地基、垒墙、房梁,家里的生活用品、家具,以及所有的食物。
那曾经的生活是自己后来魂牵梦绕的生活。但当年我只看到了父母的辛苦。直到如父母所愿来到城市里,才知道要活下去,都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梭罗的笔下的生活很美好,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但它只适合一个人。做为一个传统的女性,如果她还想要一个家庭,并诞下几个孩子,那么生活在哪里都会是一地鸡毛。
关键不是在哪里生活,而是你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坐在书桌前,就着明亮的台灯,看着梭罗的文字,让回忆一点一点涌出来,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
我有过那样的生活,生命就不再贫瘠。
我也曾像梭罗一样,什么也不做,就是在大自然里晒晒太阳。听风来时,森林里涛声阵阵。看山脊在傍晚的斜阳下,柔情蜜意流泻一地。
我能分辨各种动物的叫声,也熟悉各种鸟类的鸣啼,我看着各种植物形态各异的走过四季。
我的父亲亲手打造桌椅,我的母亲亲手做各种糕点、做鞋、缝制衣服。他们曾经是我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神和偶像。
直到进入城市里,很多都被机器代替。更便捷的同时,也失去了每件事参与其中的乐趣。
有些感情就是通过物体传递的,当我们把中间的媒介直接斩断过后,很多电波就无以为继了。
我们越来越有效率,也越来越冷漠。我们更理性,却越来越没有温度。
所以梭罗的生活和文字,才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共鸣。
我们追求进步,但也要付出代价。
但有一天发现失去的比得到的还多时,我们开始怀恋出发的地方,拥有的那一份初心。
我同样喜欢李娟和刘亮程的文字,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他们的文字生长于土地之上,离我们的心最近。
土地具有降躁的作用,能抚慰一切忧伤与不平。
在城市里,早上起床,抄一遍心经,然后开始看梭罗、李娟、刘亮程的文字。跟随着他们,来到他们的领地,是冰冷坚硬生活里唯一的暖意。
很久以后才明白,我未曾远去,我的思想、意识、灵魂都滞留在故乡的土壤里,等待身体最后的重逢。
等孩子们长大了,我也不需要工作了,一间茅草屋,几洼菜地,养一群鸡鸭,了此残生。
这是很多人余生的梦想,却没有多少人成行。
我妈妈就是一个例子。带大了孙子,父亲却去世,他们老了一起回归田园的梦,就这样破灭。衰老疾病和孤独,就是拦路虎。
最近事业受困,我心里不担心,反而隐隐高兴。节奏慢下来,就有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
我竟然盼望起退休过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