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画与一念之词艺术文化古今谈练字&书法

艺术文化古今谈│二话兰亭

2016-09-06  本文已影响155人  叽哩咕噜AMY猫

第二次临摹兰亭,决定尝试一气呵成,体验一下大师级别的那种~~所谓气。写了二个多小时,这中间接了两次电话,复了五六条微信讯息,于是气又跑光了。兰亭序是一篇只有列没有行的书法,用3*3的粉彩纸,便不由自主地框住了字的神采飞扬,因此,完成后,觉得只能作为一篇找茬贴示范了。

艺术文化古今谈│二话兰亭

说到找茬,《兰亭序》应该是个鼻祖。当年王羲之在聚会里借着酒醉豪迈挥笔,大约是一边写一边胃里嘴里都冒着酒泡泡的,就像打醉拳一样,我是临过了二次才发觉出来,原著通篇文章里有好些错字和涂抹修改的错处,据说后来多次想重写,大书法家仍然找不回当初书写的状态了,字也是不如当时的神采,所以就放弃了重新写一篇的想法,因此一直流传下来的临摹版也就是这个保留了很多错处的、但是华丽泼墨,灵动有气的篇章。

那么,我们一起来来找茬吧。

艺术文化古今谈│二话兰亭

修稧事也,群贤畢至,“稧”字意思一般指禾杆,换秧稻,而原文有祭祀的意思,应该是“禊”吧。

原帖崇山峻领,‘’崇山‘’是特别小号的字,插在旁边,感觉就是漏补,不够地了,就写个小字在旁,很现代的补漏嘛,呵呵,然后‘’领‘’字也很明显应该是嶺。

艺术文化古今谈│二话兰亭

惠风和畅,惠字是写少了二笔,我也跟着写错,写完觉得怪怪的,翻来新华字典确认,呵,不是今人用得电脑多了就执笔忘字,古人也是同样的嘛。而和字那个口,写成个曰了,应该是笔误。一开始永和九年那个和是一样的,古文也没有把和字的口写成曰阿,这里我写的时候也没仔细看,所以没跟着错,还是写了正确的和字。

悟言一室的‘’悟‘’字觉得怪异,悟意思一般都是领悟,而这里前后文看着大有会面就是会晤的意思,觉得应该是晤言一室比较合适吧。

因寄所托,因字结构好混乱,好像是先写错了再改,如果没有翻译本,我看不出是什么字,临摹的时候只好跟着乱写了。

艺术文化古今谈│二话兰亭

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向之”这个字直接覆盖了两个其他字,可能是写完觉得不顺又改了吧,这样直接修改的方法在文里出现好多次了,包括最后‘有感于斯文’的文最明显。难为后世临摹高手,居然可以还原旧貌,连覆盖修改都一并还原出来了,毕竟那个时候可没有复印机啊。

艺术文化古今谈│二话兰亭

或者还有一些问题我是没看出来的,不过由于此篇当时是现场发挥的短文,有写错或者修改也是很正常的事。常常在一些书法文章和网站看到有批评那些写书法的人不够“文化”,净写错字,好像书法就应该多么高大上,好像写书法的人全都懂古言文字出处,就不想想,当年的王羲之,如今后人所称的神级书法家,他的代表作不是一样有错字和涂改得不够工整么?或者人家贴出来的这份作品正是自我感觉写得不错的作品呢,结果因为一个错字,或者用错一个词就被踩得一无是处。

练习毛笔字以来,我一向不称自己在写书法,只是说在练字,因为曾经有书法个老师说过,如果不以能用心去感受字体结构的变化和气势,就那么盲目地写写写,这不是书法,不过是在练字罢了。而无论是千字文,还是兰亭序,我都还摸不清楚字体的结构,所以只能是继续练字,继续观察,或者有一天我能找到自己对字体的感受,在这之前,还是别让书法这个高大上的形象影响了我对毛笔字的修练。

艺术文化古今谈│二话兰亭

粉彩格的兰亭序,我临着临着也犯傻了,莫名其妙地在中间某列空了个格,换是以前的我,便会觉得那处空格太突兀了,不能接受,势必要重写的,但是兰亭让我对布局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接受自己的错,接受修改,接受不完美就是真实的美。

最后盖个印章,以示念记吧。二会兰亭,又多了感误,真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