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今天的日更与抄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4469280/5d7720d034f80c03.jpg)
离十二点只有一个小时,但是我今天还没有完成日更。
我想放弃,但又舍不得。我翻看了一些往日的草稿,想找出一篇来凑凑数。但我翻看完之后,发觉这些手稿之所以没有被公开,是因为我认为里面的内容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于是,我只能放弃这个想法了。
其实,在简书上坚持日更挑战不难,不就是不少于一百字嘛,我想信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为什么会坚持不下来呢?一百字的文章,随便写个感想,描述下心情就过去了。但是,很多时候就是不想用一百字就打发过去。这样的一百字,还不如拿本书出来抄写一下,更有意义。
记得是从上年一月开始的时候抄书,现在已经断断续续地坚持了一年多了,虽然没有每天坚持,但收获已经很多了。
记得刚开始抄书的时候,有朋友说:“如果是要想通过抄书记住精美句子就省了吧,还说,我们的脑袋是用来思考,而不是仅仅记忆的。”
我倒不是反驳这句话,而是,我抄书的初衷根本就不是为了记什么好词好句,我只是想自己能静下心来,能够不受外界干扰地认真读完一本书而已。
也有朋友劝我抄《道德经》,这样得到的益处会更多。我倒不是认为抄《道德经》得不到更多益处,只是,我抄书是因为总是静不下心来看书,我抄书,不专为某一本而来,我只是想能认真读完一本书而已。
那么,在这一个多月里,我得到了什么益处呢?说来也有些好笑,开始抄的第一个星期,依旧是小花猫钓鱼,东看看,西摸摸,字也是歪歪扭扭,没有规矩。但是,坚持了一个星期后,我发现,字变好了,而且对抄书又有了新的看法。
首先,抄书不适合工具类的书。因为工具类的书比较枯燥,抄着令人乏味,而且,工具类书不适合一字一句的精读。适合看工具类书的方法反而是用思维导图作总结,直观,而且一目了然。
就像我刚开始抄的这本《古人的日常生活》,写是古人生活日常,对于我想通过这本书来大致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单纯逐字逐句抄,就未免显得啰哩啰嗦了。
后来,又经历了抄了几本后,发现自己还是把抄一本书最后都变成了摘抄与读书笔记结合的模式。
虽然跟最初的想法有些差别,但有收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