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学习大全闲话古诗词

再这样读古诗你就害了孩子-跟着诗歌看世界007:什么是古诗的正确

2017-07-28  本文已影响179人  微笑的食材

跟  着  诗  歌  看  世  界!

学百科知识

让诗歌学的更轻松!

我们先来说一个大壮和他妈妈的故事。

大壮的妈妈,从小教大壮读古诗,从大壮开始说话的时候起,就开始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后来,大壮还跟着妈妈一起学了《春晓》、《登鹳雀楼》、《静夜思》等耳熟能详的古诗词。

现在,大壮已经十来岁了。去年暑假,大壮跟着同学们一起去了旅行。

一路上,风景非常的美,看着那一轮红色夕阳映照在湖面上,大壮突然感到非常激动,忍不住说:“哇塞,好圆的太阳啊,真带劲!。”

这时候大壮听到身边的同学在轻声吟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第二天,大壮去登山,待到山顶,看着面前那一望无垠的重重叠叠的山峦,大壮又一次感到心中涌起了豪情。不禁大声说:“我的天那,这好多的山啊。”

旁边的同学却大声疾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大壮心里不服气,说:“我从小也跟着妈妈读古诗,为什么我就不能想起那么多古诗呢?难道我从小都学错了吗?

大壮确实学错了。不是古诗错了。

而是学习的方法是错误的。

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是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牙牙学语的读古诗,古诗教育启蒙的都非常早。

可是为什么到了长大之后,大部分人除了小时候读过的那几首古诗之外,根本无法谈起古诗词的素养。更不可能触景生情的吟诵古诗,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我们一直都学错了

想想我们从小到大,爸妈是怎么教我们读古诗的。

就是“读,读,读,背,背,背。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高中,就没变过。

那孩子,你去把古诗读几遍,然后背下来,就算完了。

学习古诗词变成了一个学习任务,而不是兴趣所在。

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有方法,不同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打开方式,才能让孩子们既能增强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的理解古诗。

一、幼儿时期(从牙牙学语-小学前)

唱诗乐,入诗境。

跟着读、背,唱。我们知道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一开始就是以唱的形式出现的,诗经其实就是入乐的歌词。

上古的时候,诗、舞、乐是不分的。《尚书》里有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而我们熟知的诗经,其实就是当时各地的“流行歌曲”。

而孔子根据各地百姓传唱的流行歌曲,进行分类总结,最后留下诗三百篇。

其中,《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卫、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而《雅》也是歌曲,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雅乐。

古人喜欢唱诗,或者抑扬顿挫的吟诵。

最早的诗是有配乐的,后来甚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格式,进行填词。再慢慢的,有些诗词不再有配乐,而只是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

所以吟唱是古人最常见的读诗的方式

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他们对于文字还不熟悉,这个时候要强迫孩子去认字,并不是非常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们应该学习古人一样,进行吟唱,把诗歌当成歌曲一样来唱,既能让孩子更容易记下诗歌,还能让孩子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学龄前孩子的心理特征,好奇心非常强,属于十万个为什么,他们读完古诗之后,多半会提“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问父母,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也可以简单的对古诗进行一些讲解,主要是以孩子能明白的语言方式讲解就好,不需要讲的多深入。

这里,包子姐姐建议各位父母,在教孩子唱古诗的时候,不妨一起学习《声律启蒙》。

该书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最适合孩子学龄前阅读。掌握了《声律启蒙》,孩子的韵律感会更强,也具备了训练孩童‘应对’、‘作诗’的基本功。”

二、小学低年级(1-3年纪)

读诗文,悟诗情。

低年级的小学生,相比学龄前独立了一些。

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还是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只在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因此,这个阶段还是以读背诵诗文为主, 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以感官世界的辅助为主,来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和体会。

这个阶段的孩子,主动性并没有建立起来,感知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情绪性。

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相结合有目的的引导。

一是,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参加学校或者社会上组织的诗词表演大会

以感受传统文化为美,引导孩子进一步感知诗词的魅力,并且强化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二来,可以让孩子临摹古诗的字帖。这样既练习了写字,对于记忆古诗也更深刻。

三呢,可以借画来表达诗意,让孩子画出心中的古诗词,也是不错的方法。

比如,可以让孩子们就《赠汪伦》画一幅他心中送友的画。

四是,结合户外活动让孩子去观察美景里的古诗。这个阶段孩子的注意力会得到发展。

多让孩子们根据古诗词来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

比如春天来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去看看柳树,看看柳树是不是和《咏柳》里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孩子们学的生动有趣,学习氛围也很活泼。

三、小学高年级(4-6年级)

识字眼,明诗意。

搞明白诗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加强语言诵读能力。并理解诗词的意义,了解诗人,以及该诗人较为出名的诗词,记住每个诗人的代表作。

可以用一些学习诗歌的软件,让孩子进行录制古诗词。诗词配乐背诵,可以让孩子更好的代入情感,情感是每首诗词的灵魂,只有更好的理解诗词中的感情,理解诗人创作时候的心境,才能读出丰富的语言情感。

寒暑假期间,可以跟着古诗去旅行。根据学习过的古诗词,父母出去游玩的时候,适当的进行古诗串烧。

甚至爬山,游泳,各种户外活动中,也可以进行一些诗词的家庭比赛。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去登山,看到那一缕阳光照进满是苔藓的岩石,可以让孩子试想一下”复照青苔上“是不是这样的?

当远远的听见山中的人语时,可以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雨后的山林,又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每一幅类似的场景出现的时候,问问孩子,脑子里能浮现出什么样的诗词。

四、青年时期(初中-高中阶段)

解诗题,勤归纳。

研习古诗词,背诵的基础上,了解诗人创作的历史背景,并且深刻的去理解诗人为什么创作该首诗歌,这首诗歌是否符合诗人一贯的诗歌风格,是否还有类似风格的诗人。

通过一首诗歌进行联想式的学习。如果能做出每首古诗的思维导图那就更好了。

学了关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能想到孟浩然的”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还能想起”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 《赠荷花》)

学会了荷花,我们想想,还有哪些关于夏日的古诗词呢?

比如说:”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 《三月晦日偶题》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王维 《田园乐七首·其四》

再有”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苏轼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

这里包子姐姐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把每一次学习的主题进行整理,按照类别,比如描写”春“的诗句、写”山“的诗句、写“友情“的诗句。

归纳总结,也是高年级学生必须要有的一个能力。

古诗词的素养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连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也可以得到拓展。不至于到时候一提到春天,就只会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还能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岂不是乐事一桩。

只有掌握每个年龄的不同特性,再实行不同的学习策略,古诗词学习才能真正深入到骨子里,活学活用。

下次啊,对于古诗,以后不再是必须人家报古诗名才能背下去的死记硬背了。

各位爸爸妈妈,你们现在不会再让孩子单纯的“背,背,背。”了吧。

好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学习古诗词更加轻松和有趣,你掌握了吗?

如喜欢包子姐姐说诗歌,请关注我哦。

公众号的对话框里回复古诗的名字可查看往期内容:

跟着诗歌看世界001:《太湖秋夕》

王昌龄到底在哪里送的辛渐?《芙蓉楼送辛渐》-跟着诗歌看世界002

塞外除了牛羊还有什么?《出塞》-跟着诗歌看世界003

没有微信的古代朋友间怎么告别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跟着诗歌看世界004

夏至来了,我们有什么古诗可读?-跟着古诗看世界005

嫁人不要嫁李白!跟着古诗看世界006-李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