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反刍”艺术
我问一青年教师:“为什么语速那么快?为什么一个内容讲完马上就进入下一个,而不留点时间回顾?”他回答道:“由于内容多,时间紧,逐渐养成了快节奏、高强度、大容量的教学风格。”其实,这位老师的想法不是个别现象,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缺乏“反刍”艺术,“不断地往前赶”的教学现象很普遍。日本学者佐藤学常用“倾听”、“串联”、“反刍”的语汇,借以描述作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的“三要素”:倾听儿童的心声,串联儿童的思考,反刍教本的陈述。他认为,“反刍活动——教师适时地把话题返回原点,儿童不能理解的时候做再次阐述。一旦‘反刍’(追忆、回味)之后,又会将儿童的思考引向深入。然后再‘倾听’、再‘串联’,再‘反刍’,如此循环往复。”① 所谓教学中的反刍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并给与一定时间让学生内化和反思前面所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及时记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以及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反刍法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 1、停留式反刍
很多老师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为了在课堂上讲更多的内容而要求把需要识记的知识在课后去背诵,现实证明这既容易落空,又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毫无疑问,让学生当堂识记所学知识是教学的基本目标,而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记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及时识记和内化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提高短时记忆的效果,减轻课后的课业负担。
2、互动式反刍
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从“听讲——储存——再现”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思索——建构——应用”的学习方式。互动式反刍就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式进行反刍,提出“大家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这个知识与前面所学的某个知识类似,请大家作对比分析表!”等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和思索,在各抒己见、探究辨析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认识和有效建构。这就需要营造民主而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以及老师较高的教学调动能力和生成能力。
3、深入式反刍
建构主义理论突出知识整体性呈现的地位、突出知识纵向衔接和横向迁移的意义、突出与直接经验联系价值、突出介入知识发生过程的作用、突出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等。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在课堂上不可能一次性到位,必须以“啃硬骨头”的精神进行深入式反刍,反复品味,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深入式反刍包括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横向迁移、理解应用、批判解析等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设计好“反刍点”和“问题串”,让反刍过程有料可嚼、嚼得有味、嚼有所获。
不管哪种反刍方式,都必须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反应及时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师方能及时分析,准确判断,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和缺漏之处,采取针对性的补救和矫正措施, 否则反刍过程就会陷入消磨时光而非汲取营养的泥潭。
总之,教学不是为了学生获得结论,不是为了彰显老师讲了多少内容,不是为了进度而教学,而是为了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问题的精神。知识在“反刍”中鲜活,能力在“反刍”中提升。所以,“反刍”既是教学的必要流程,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望老师们放慢教学的节奏,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反刍”过程中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