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在哪些单位发展前途好,进步快?
有能力去选,且合适你的优势才是最好。
选择的基本依据是:
地域最重要,垂直度很关键。
靠近核心领导的单位,天然容易被发现。
事多复杂的局或镇,历练机会多,有机会被发现。
在选择之前,这个清单必看。
一、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短板
你的短板,是对于你最大的制约。如你字写得差,形象一般,别很早靠近主要领导,第一印象不好,会影响你前进的步伐。
特别说明,形象不是要求貌比潘安,颜似貂蝉,至少五官端正吧。更没有歧视的意思。
二、生活的适应性
如胃的适应性,语言的适应性。
北方人到南方,就需要考虑你的胃适应当地饮食,语言能否合群。
在南方,很多语言难以听懂,甚至存在相邻县的土话都听不懂的现象。在西南,胃要承受麻辣;南方人到北方,需要做好在户外忍受挨冻的准备,喝酒的准备。
三、房子是拦路虎
这不是为了几斗米折不折腰的问题,而是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不管是嫁娶,房子是第一位的。(这儿我谈到的是绝大多数人的认识,多金、有矿的不必考虑这个问题。)
在考虑好以上因素后,你有足够的实力(包括考试能力、经济能力),现在就可以全国翻牌了。
一、地域权重指数最大
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来自《第一财经》)。
他们经济条件好,政府的各种待遇能跟上,发展空间大。许多新生事物发端于那里,各项改革也会落地在那儿。
士兵在打仗中更容易显出能耐;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如何更好的落地不仅考验当地领导,也是对大量干部的考验,特别是做出了经验和成绩的地方,会被上级赏识认可的机会多。
关于这点,看看近年来提拔的干部就可以知道其提拔路径,可以回顾一下最近的改革四十周年的纪录片。历史时间跨度越大,某些道理才会越清晰。
二、垂直度权重次之
越高的地方越有前途:中央部门﹥省﹥市﹥县﹥镇。
这个是平台赋能。为什么大学生都想到五百强,BAT等公司去,那相当于到央视的金光大道唱红了一首歌,到地方就有更大的名气。名气会带来什么?你懂的。
三、在这两个因素考虑清楚后,具体就落到某一个具体的区域
常委联系的部门机会大:
党群(靠近核心领导)两办(县委办,政府办)﹥组织﹥纪委﹥宣传﹥工会﹥统战。在实际中,因为常委们的权重不一样,顺序可能有变化,但是,常委部门在整体上是靠前的。
这里面包含的逻辑是:知人善任的前提是知道你,你能够去混个脸熟也好。前提是你的形象还可以,字也不错,文笔行。
政府系列:交通,住建,卫生,教育,财政,公安是大口子。文字差点,但是你的处理能力有潜质,这些政府部门是需要这样的人。
即便你不能做到什么位置,这些部门带来的隐形效果也非常多。家里小孩读书,亲戚朋友的孩子读书,如你本身在教育部门,那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因为地区不一样,可能侧重不一样,我这儿谈的是对于大多数的地区。
如果再考到乡镇,城关镇﹥大镇﹥一般镇
乡镇需要一点江湖气,俗语讲就是与人能够打成堆。到乡镇也不必自怨自艾,猛将发于卒伍。
到了具体的地域,越靠近领导,事情越复杂,你的机会会更多。
读到这儿,你可能会有疑问:
如果我没有很好选择的余地咋办?我的优势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我没有很好选择的余地咋办?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也就是看着你能够靠近的地域,部门。统计一下自己模拟考试或者实战考试的趋势走向。这是概率分析,但是在实际中,带有偶然性。
我的优势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
拿出一张A4纸,写出你所能了解的概念有哪些?一张不够写两张。写完后,你就会发现你的知识结构的优缺点。
回忆一下,你截止到大学毕业,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什么?做得最差的事情是什么?从这些事情中你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样子?像个勇士还是像个文艺青年?是干脆利落还是拖拖拉拉?是充满信心还是自卑低落?人都不完全是在这两个极端,看更靠近那个方面。这是检测你的落地能力。
新进的公务员,还谈不上道、法、术、器,最基本的说、写、做。
为什么进入公务员队伍要这样多的考虑?我想到了这句话:
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