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SUM)函数
求和:很多人能想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001.每个单元格相加
002.工具栏上的求和符号
003.=SUM(数值区域)
以上三种是最简单的求和,在工作中应该广,但因简单而受局限。如果略稍复杂点的求和用这些就体现不出快,准。对身边的朋友进行一次简单调查,很多人用得最多的也是以上三种求和方式。当然也有朋友在求和方面会的多点,但也说不全,今天我们在这里整理出关于求和的多种方法。
一.基本用法
1.快速求和
用眨眼的时候求和计:可以利用快捷键
Alt + =
选中数据区域:Alt +=,就这么神奇。
2.不连续区域求和
语法:=SUM(区域1,区域2,区域3,……)
注意:最多支持255个区域求和
3.利用名称框求和
语法:选中求和区域,在名称框那命名为"求和区域"(名字根据自己需要取)
=SUM(求和区域)
扩展:如区域中部分有颜色单元格求和?
选中所有区域,Ctrl+F,调出查找窗口→选项→格式→填充→颜色→确定,查找全部(Ctrl+A全选工作表中所有记录),定义命名为"颜色求和",=SUM(颜色求和).

求和(SUM)函数

求和(SUM)函数

求和(SUM)函数
4.累计求和
有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古老的公式法
SUM选求和区域,快捷键ALT+=
5.无法求和的SUM
当数字为文本数字 时,求和结果为0,怎么求出真假 呢?
={SUM(--(A37:A42))}
或={SUM(A37:A42)*1} 注:公式录完后按F9哦
二.快速行列求和
1、求每个产品1-4月销售额
2、求每个月各个产品的销售额
3、求所有产品1-4月份的销售总额
请在2秒内完成求和,那只能用ALT+=了.
三.小计行快速求和
选中数据区域,定位--空值--ALT+=;算总计时,选中全部数据区域 ALT+=.
注:有的版本这样算出来总计是双倍的,那么除2就得到正确值了.
四.汇总求和(格式相同)
格式相同几张表的汇总合计:
选 中汇总表求和区域--=SUM 选表1 B2单元格,按住Shift不放,点到表12,ctrl+shift+回车要同时按哦.

五.汇总求和(格式不同)
选中汇总表A1单元格→数据→合并计算→添加要计算的表--标签位置(首行,左列)打钩,确定.


求和(SUM)函数
六.累计求和
我们先来分解下这个解题思路:
第一天 76 B2
第二天 76+52 B2+B3
第三天 76+52+38 B2+B3+B4
可以找到规律吗?每次累加都要把前面的加上
=SUM($B$2:B2)下拉公式 即可.
扩展下:如果求每日余额累计呢? 收入-支出=余额
=SUM($B$2:B2)-SUM($C$2:C2)

七.合并单元格求和
我们把合并单元格取消:可以看到3000,6000,9000的位置分别在D2,D5,D8。那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求和(SUM)函数

求和(SUM)函数

求和(SUM)函数
选中D2:D10,sum(C2:C10)一sum(D3一D10),ctrI加回车。
总结:学习SUM函数,求和不再单一,从多角度求和,再快的基础上保证准,在稍变形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一直处于忙碌状态,并不能说明真的很忙,也有可能是方法不对,效率不高。就求和而言,我用三秒可以解决,而你要用上一分钟,时间成本差距太大。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结果,我们要找到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