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最近几天,杭州姑娘小叶心情不是很好。
小叶今年29岁,在银行工作,国庆节的时候通过相亲的方式认识了一个男生,男生是杭州土著,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本来两人进展还算良好,结果出现了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十月底的时候两人一起出去玩了一天,玩的也挺开心,晚上回家后,男生就在微信上跟小叶表白了,想正式把关系确定下来。问题来了,当小叶问他喜欢自己什么的时候,男生回答说:“我也说不上来我究竟喜欢你什么,但就是喜欢你。”
“大叔,他连喜欢我什么都不知道,你说这种喜欢靠谱吗?”小叶纠结的问道。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提摩西•威尔逊做过一项这样的研究,威尔逊让被试从两张艺术海报中选择一张带回家。那些被要求在做出选择后说明选择理由的被试都指出海报的幽默感是促使他们做出选择的原因(他们可以更容易的描述其积极的特点)。但是几周以后,他们对自己选择海报的满意度比那些仅仅靠感觉或一般性地选择海报的人的满意度要低。
威尔逊由此提出一个设想: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截然不同。理性的解释可能会因此而忽略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
在相关的九个实验中,威尔逊发现对事和人表现出的态度常常能较好地预测被试以后的行为。但是如果事先让被试先分析自己的感觉,那么他们的态度报告将变得无效。例如,根据情侣的快乐感觉可以很好地预测在几个月后他们是否还会继续约会。但是,如果要求情侣在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之前先列出其关系好或坏的所有原因,那么当完成这一切之后,他们的态度报告在预测未来关系时就会变得无效。
很显然,仔细研究自己关系的过程会使个体更多的注意容易描述的因素,而事实上这些因素并没有关系中的其他方面重要。
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双重态度系统,个体对同一人或物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被意识到的、外显的态度。外显态度较易改变,而内隐态度的改变较难。
“连喜欢我什么都不知道,这种喜欢靠谱吗?”
大叔的回答是:就算列出100条喜欢你的原因来,也不一定靠谱。相反,什么都列不出来,没准还更靠谱一些。某种程度上,“你喜欢我什么?”这个问题除了让对方夸你一顿然后满足一下自己内心的安全感之外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对方说出来怎样?说的合你心意又怎样?真的就能代表他很靠谱很真心吗?
当然啦,满足女性内心的安全感这也确实是合格的男朋友应该要做的,所以,这里大叔也建议男性小伙伴们在被问到“你喜欢我什么的?”的时候,还是要尽量说一说的,就是编,也是要编一编的。
至于女性小伙伴们嘛,大家也可以问“你喜欢我什么?”,但是呢,最好不要以对答案的满意与否去评判对方对你的感情靠谱与否。
因为,答案能不能让你满意跟他对你的感情是否靠谱压根就没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