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想法《人生感悟ABC》

[伍子胥]忠义无双,一臣却难侍两主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55人  执古之道_能御今之有

谈及吴国与越国之间的纠纷,总绕不开一个人,那便是伍子胥。吴国从兴盛到衰弱,与伍子胥是否受重用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吻合的,这个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我们慢慢来看。

伍子胥原来是楚国人,他的爸爸是伍奢是楚国的太傅,算是楚平王身边的红人。由于为人正直,不与那些溜须拍马的同流合污,就得罪了一个叫费无忌的奸佞小人。

这个人一直在平王身边说伍奢的坏话,说的多了,平王逐渐就信以为真,于是把伍奢抓了起来。伍奢有两个有才能的儿子,一个叫伍尚,一个叫伍员,也就是伍子胥。

费无忌害怕俩人日后找他复仇,就让伍奢把俩儿子召进宫。伍尚担心父亲,就进宫了。而伍员知道自己去了死路一条,他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便逃离了楚国。正如他所料,他走后不久,他的父亲跟哥哥便被处死了,仇恨的种子便埋藏在了他的心中。

经历一路坎坷后,他逃到了吴国。吴王是僚,对伍子胥虽然不错,但是并没有重用他,伍子胥的复仇大业难以完成。

此时吴国有个公子光,伍子胥看出他有很大野心,便向公子光推荐了一位勇士,叫做专诸。

公子光派专诸刺杀吴王僚成功,自己当了吴王,便是阖庐。阖庐为了感谢伍子胥,便拜伍子胥为大将,帮助伍子胥完成了的复仇,从此伍子胥死心塌地的为吴王服务,帮助吴王先后打败楚,徐,鲁,齐,几乎实现霸业。

然而,在阖庐与伍子胥事业的巅峰期时,阖庐战场受伤,救治不及,提前退出了历史舞台,夫差继承了王位。

夫差能够被立为太子,几乎全是靠着伍子胥的支持,当初很多人反对,伍子胥坚持要立夫差,这一行为也感动了夫差,夫差继位后,明确表示,愿意与伍子胥平分天下。

好景不长,从楚国又逃来一个名人,叫做伯嚭。这个人能说会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情商很高。他擅长揣度夫差的心思,因此说话做事总能得到夫差的认可。

相比于直肠子的伍子胥而言,伯嚭更受到夫差的喜爱,时间长了,伯嚭就官居太宰,与伍子胥不相上下。

夫差有称霸天下的雄心,经常要谋划战略走向,至于先打谁再打谁,总是要听听大臣们的意见。虽然伍子胥有能耐,有见识,但每次跟夫差的想法都是背离的,总是给夫差泼冷水,夫差越来越不满。

太宰嚭被伍子胥骂为奸臣,心中更是记恨,加之收了勾践的大量财宝,就十分卖力的在一旁扇风点火,说伍子胥想谋反。夫差当然不相信,他有志于天下,怎会这么昏庸?

然而最初的情感总是磨不过时间的摧残,过了数年后,夫差已经把伍子胥的功绩抛却脑后。

当伍子胥再一次劝说夫差要先打败勾践再出兵齐国未果后,此时的伍子胥消耗尽了夫差的耐心,俩人指着对方互骂。

伍子胥对夫差说,我就等着看吴国被越国的铁骑踏遍,你夫差死无葬身之地。夫差冷笑一声,赐了伍子胥一把剑。

就这样,伍子胥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数年后,当夫差被勾践俘虏时,夫差让人用白布蒙住自己的双眼,说自己不敢去面对伍子胥。


夫差错误的抉择,铸就了失败的剧终。我们可以站在上帝的视角上责骂他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曾经的不明白,待到明白时为时晚矣。然而谁也不可能去做些任何实质性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事件本身带来的思考。伍子胥的忠心始终没有变过,下场却如此,究竟是为何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