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是交谈的基本教养

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与人交谈是不可避免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通过交流沟通来建立的。
交谈是桥梁,搭建在你与他人之间,表达你们的心意,传递各自的信息,获取自身需要的资源。
好的交谈不仅会带给你交谈时的顺利,还有心里的愉悦感。
总而言之,交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好的交谈却不是很容易。
生活中可能会遇见很多交谈场合:朋友之间,师生之间,工作之间,亲人之间。
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交谈策略,而精确地表达自己意思,避免词不达意,是不可或缺的一条重要策略。
同时,要简明扼要表达自己的意思,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冗长的交谈是无益的。
好的交谈就像是恰到好处的迷你裙,足够短,能够吸引人,又足够长,能够盖住主体。
这里有三条实用的建议,能够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交谈者。
让交谈的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得有效的信息,还能够享受交谈的过程。
1.认真倾听,营造良好的交谈氛围
霍布斯曾说道,倾听对方的任何一种意见或议论就是尊重,因为这说明我们认为对方有卓见、口才和聪明机智,反之,打瞌睡、走开或乱扯就是轻视。
最能够证明认真倾听是成为一个好的交谈者的必备条件的是戴尔·卡耐基。
有一次,戴尔·卡耐基在一场晚宴上遇见了一位有名的植物学家。
在与这位植物学家交流的过程中,戴尔·卡耐基几乎没有过多地表达和述说自己的想法,只是一直全神贯注地听着植物学家在谈论。
在晚宴结束后,这位植物学家向众人夸赞戴尔·卡耐基,说他是一个很好的交谈者。
正是因为戴尔·卡耐基在交谈中保持认真倾听,让这位植物学家感到了被关注被理解。
认真倾听,不仅是在听对方说什么,更重要的是听懂他想表达的深层意义,并且向对方传达你在关注着他,理解他,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好的交谈氛围,从而来促进更深入的交谈。
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斯特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中写道:
“很多人认为听与倾听是一回事,听是指声波传到我们的耳膜引起我们的耳膜震动,进而经过我们的听觉神经传送到我们的大脑的过程。而倾听是“大脑将这些信号重构为原始声音的再现,再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我们不仅是为了理解而倾听,还是为了回应而倾听。
在交谈中,做到认真倾听,那么这次谈话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因为当我们认真倾听对方时,对方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和关注,对方会更加信任你,更愿意与你交谈。
2.简明扼要,提升有效交谈的质量
梁实秋曾说道,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
因为一次交谈不可能是十天十夜,时间有限,人的精力注意力也有限。所以,在交谈中说的话要有逻辑有层次,也要简明扼要。
成年人的注意力一般30分钟左右,过于长篇大论的交谈,只会让双方感到疲惫,毫无质量。
这里有一个测试注意力的小实验:
“找出下面字母行的字母”w”,并用圆圈把字母”w”圈出来
r t y w t y h t u e x w I y g s x I u w o r e u d h l o w u e x c v t r s”
这一段眼花缭乱的字母就像一段复杂不清楚的谈话,在这其中去寻找谈话的重点太浪费注意力和时间了。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当在进行交谈时,双方的注意力便集中在交谈的内容上,所以交谈的内容是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的。
在交谈中,少说废话。别人不关心我们要说的细节,而是谈话的核心内容。
在谈话中说谈话中的重要的话,而不是说到其他方面上去或者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这样会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也会消耗掉想继续交谈的渴望。
在短暂的交谈中,简单明了又说到心坎上的谈话内容与语言必不可少。
3.将心比心,是交谈的基本教养
其实,一次交谈也是一次等价互换。
因为在交谈中,你收获了对方传达出的有效信息,以及对方对你的信任与尊重,而对方也想从你身上获得同等的信任与认可。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是由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其著作《影响力》中提出的,强调人们惯于用相同的方式去回报他人。
在交谈中交流的不仅是具体的事件,更多地是交流情感,所以在交谈中学会将心比心,回报对方同等的尊重与信任,交谈会进行的更加完美。
同时,让对方成为交谈中的主角,让对方有话可说,有机会说,并且能够得到适当的回应,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鼓励的眼神,无形中的支持和尊重。
在任何谈话中,都要保持谨慎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