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还是六便士?

2017-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Helloxyz
《The moon and Sixpence》

刚看完毛姆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月亮和六便士》,想抒发几句读后感,这是我第一次读毛姆的作品,所以并不了解毛姆的写作风格,加上是翻译版,更难精准地还原作者的本意。但作者的载道之意并不难猜测,而且低调刻薄的嘲讽方式也深得我心,里面表达的人生哲理从爱情乃至理想都涵盖周全,读后让人茅塞顿开,仿佛置身于小说中,活着同样悲戚或者幸福的生活。

下面浅谈这小说的其中一个寓意:在《月亮和六便士》一题中,“月亮”代表着崇高的精神追求,也称为梦想,时常被看似过于虚幻;“六便士”则是当时英国最小的货币单位,代表着低俗和平庸的现实生活。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原型出自于印象派画家高更,他的详细人生历程就不在这里写了,我详细说说小说结尾的两处很精彩的部分: 一段关于主人公儿子的描写,“'上帝的磨盘转动得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罗伯特说,颇有些道貌岸然的样子。” 另外一段:“魔鬼总是随心所欲地引用经文。他记得从前一个先令就能买到十三只上等的牡蛎。”

这两句话在我看来是相呼应的,毛姆讽刺的是罗伯特打着上帝的名号对高更抛妻弃子行为的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认为高更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迟早会受到报应,而且是用道貌岸然的样子。毛姆的描写也不免让我觉得这世俗的偏见实在是可怕,就连嘲讽都可以是那么绅士,而且还打着上帝的名号。另外最后一句“他一直忘不了以前一个先令就可以买十三个牡蛎”可以简单理解为迷恋俗世的物质生活,讽刺了当了牧师也完全不能免俗,还可能比普通人更加媚俗,这句也间接讽刺了《圣经》一书并不是评判一切的标准。

《月亮和六便士》便是表明了社会本身存在主流的价值观,过的生活也离不开相似的一个标准。每当真正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勇敢者违背了这个标准的时候就会受到“六便士”主流的人用传统的价值观去批判。对的,人们往往想用批判来满足得自身优越感和获得心灵的安稳。但真正追求自我价值的人是无惧他人的眼光,仅仅听从来自内心的呼唤,勇敢地追求独立和自由。

这也是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蕴藏着睿智的人生哲思,让人收益无穷。一百多年过去了,毛姆带给我们的诘问犹在耳边:月亮和六便士都在手边,是过着奔于疲命的六便士生活?还是为了月亮追逐梦想?或许我们作何抉择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任何的选择都是你经过深思熟虑的,那样的理想便是心目中永恒的月亮。

寻找月亮的人明白追求自由意志的道路总会遇上世俗的偏见,这是必须经历的东西,但唯一确定的是追求的权力永远只在你手中。希望看到这的你们在遍地都是六便士的路上,能抬头看到月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