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十一月
早上翻开日历,发现今天就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了。这不算短一个月三十天又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一个月我干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抓住这最后一天的尾巴,来盘点一下自己这即将过去的十一月。
十一月,单位加强工作作风整顿,上班时间禁止玩手机,虽然心里不服,但也不想出风头,先蜷起尾巴熬几天。刚开始,一上午不动手机,好像不知道干什么了,那种煎熬真不是滋味。几天的烦躁期过后,决定自己给自己找点不用手机的活,于是向同事借了两本书。
到此刻,都感觉特别欣慰,借的这两本纸质书读完了。有多长时间没读过纸质的书了?想了又想,还是不明白,因为距离上一次读纸质书时间间隔太久了。
记得上学的时候,是没有手机的年代,同学们都从书店借来纸质的书读。节假日成群结队去还书,感觉都是一道风景。
回顾自己这几十年人生,也就是上学那几年读纸质的书最多。工作以后,直到现在,晚上也喜欢看看书,但大多是电子书。这一周下来,还是感觉纸质的书读起来更是一种享受。比如,午后,坐在靠窗的位置,让阳光肆意地抚摸全身,手捧一本有分量的纸质书,静静地读……感觉比读电子书不知雅了多少倍。
第一本书是《365个谢谢你》,美国作家约翰•奎力克John Kralik写的,谢佳真和李奇翻译的。
近几年来,没有理由,就是不太喜欢看外国作者著的书,原因可能是年龄大了,外国人的名字太难记了。
我翻开这本书,是因为封面上的两个板块先吸引了我。一个板块是红艳艳的两行“荣登纽约时报排榜,感动千万人的励志书。”这个板块虽然描成了红色,最醒目。但对我作用不大,在我这个年龄,认为任何励志都有点过于鸡汤,不再纯真的心实在不喜欢。
另一个板块是一行黑字“每一份感谢都是强大的幸福吸引力。”说实话,这句话打动了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幸福感的获得越来越难,不知道是时代变了,还是心麻木了。
记得爸爸妈妈说过,他们像我们这么大的时候,全家人吃饱穿暖就感觉特别幸福。虽然我全家都能吃饱穿暖,我的左邻右舍都能吃饱穿暖,我的亲朋好友也能吃饱穿暖,我就是感觉不到幸福。
从而就想从这本书里找一找。
读完以后,收获还是颇多的。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把你的感谢说出来,让被感谢的人知道,慢慢地,你就会心存感激,内心平和。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从刚开始的濒临破产,到最后的顺风顺水,都是因为感谢带来的一系列良性反应。我想这也就是中国古人说的,种善得善吧!
第二本书是《一生只够爱一次——钱钟书与杨绛传》。
钱钟书和杨绛这两大文豪,一直是心中的仰望。学生年代,他们俩的书,我也读不少,对他们的爱情,总感觉是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有点超凡脱俗的仙气。
在这本书里,我发现,两大文豪的爱情,也是在生活的细细碎碎中隽永的。隽永的主要原因是包容,尊重彼此就是那个样,不试图改变或控制。让同在婚姻这个大海里博浪的我,感动之外还是感动。
后记
回顾走过的这一个月,只看了两本书,所以只能拿出来说说,可惜说得不够深刻,如果让文采好的肚子里有墨水的友友来写这两本书,肯定是洋洋洒洒一个精彩的长篇。我拉了同行者的后腿,有点汗颜。
明天就是十二月了,二零二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希望我能抓住今年的尾巴,多做一些事,最起码让我在月末总结时有话可说。
期待已经在人间探头的十二月!欢迎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十二月隆重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