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札记(14):“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出处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121人
慧子爸美食与旅游

“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小鲜”,小鱼。
有古代学者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在流传过程中,丢了一个“者”字。应为“治大国者,如烹小鲜”。其实,加不加“者”,基本含义是一样的。
这句话的译文是:治理大国,要像煎小鱼。
“治大国,若烹小鲜”,怎样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说,治理大国很容易,如同煎个小鱼那么简单,轻而易举。
实际上,此解大谬。大家知道,煎小鱼时,需要高超的烹饪技巧,要小心翼翼,不能乱翻动,不然,很可能煎碎了。老子在这里借这个比喻告诉人们、特别是国家的管理者,治理国家不可肆意妄为,不要瞎折腾,处理问题要小心谨慎。
习近平总书记很善于用典,他在接受采访,谈到治理国家之道时提出: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过去,在一些地方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盲目决策,朝令夕改,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