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天下-符斌 | 我姓符,我幸福!(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姓是家庭血缘的标志,是陪伴你一生的符号。当我们降临到人世间,父母就会就会以吉祥词给孩子取名,姓名就是长辈赐给下一代的人文标识。
国人初次见面总要问:“您贵姓”,或“如何称呼您”?
“我姓符,标点符号的符!”
我总是习惯面带微笑,不卑不亢,千篇一律地回答。
小时候的我,懵懵懂懂,对姓氏没有太多的感觉,在我印象中,“祖宗”就是一位手持“玉笏”的古代官人。
我祖上的姓氏来自中原,我从小在客家府赣州长大,算是半个客家人,在我的整个学生时代,还没见过有谁和我同一个姓,看来符姓特别少。不过,我对自己的名还是有点感觉的,我单名“斌”,用于人名是很流行的字,在词条里有文武双全的解释,估计是父母期盼我有“文武双全”的本领,将来好在社会立足吧。
我对姓氏朦朦胧胧产生感觉,还是从我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开始的。
1988年,我从福州毕业分配到漳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外经委),当我拿着人事局的介绍信到外经委报到时,人事科的科长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到符姓,竟然问我是不是少数民族,科长接着告诉我,市政府在厦门特区设立了一个办事处,是刚刚成立的外派机构,归口外经委,目前正缺少外贸方面的专业人才,你来了正好补这个缺。到特区工作,工资待遇高,每月有好几百元的特区补贴。他又重新给我开了个介绍信,让我直接到厦门的单位报到,办好我的相关手续后,他拍拍我的肩膀“这是个好单位,让你给撞上了,你小子真有福气!噢,你姓符,你小子真幸福!”我大喜过望,连声感谢,重新收拾好行李,屁颠屁颠的赶赴漳州汽车站,我购买当天下午前往厦门的汽车票,这是一趟“幸福快车”,从此开启了我人生的“幸福之旅”!
我的青春岁月是伴随厦门特区的成长而成长的。
我刚到厦门的时候,市区太破烂了,全市只有四趟公交路线,运营的公交车总数不到50辆,市区的大动脉厦禾路宽还不到十米,街上全是自行车,特别是离我们单位较近的厦禾路美仁宫地段,车辆行人混杂期间,如蜗牛般爬行,“英雄难过美仁宫”这一“名句在厦门”广为流传。
我刚来厦门的时候,还未装上“程控电话”,许多地方还是老式的“摇把子”电话,打电话像是手摇发电机,需要用力快速转动摇柄,极为滑稽。电话一端是“呼呼呼”的声音,另一端则 “咝咝咝”的效果,全是杂音,我的办公位置挨电话近,我也常常成为别人的“传话筒”。打电话的通常不是找我,如果对方找不到要找人,为了有所交代,电话端的另一头免不了要大声问我——“您贵姓?”
“我姓符——”,我提高声音,拉长音调。
“古月胡?”
“不,是标点符号的符——”
“怎么会有这个姓?”
“物以稀为贵!”
我们的办事处在闹市区深田路1号,这里紧挨着老厦门日报社,离中山公园,厦门图书馆近在咫尺。我们是由十几个号人组成的外派机构,除了我这个“外来人口”,都是清一色讲闽南话的漳州人,办事处基本上是高干子弟或“关系户”所构成,我们的办公场所和住处是合在一起的,每到周末,全体人员全回漳州去了,诺大的办事处孤零零只剩下我一个人。那时除了看电视,没有其他娱乐,百无聊赖的我周末最好的去处就是厦门图书馆,以看闲书的方式打发多余的时间。
我是个“文艺男”,最爱看小说,偶尔也翻看一些历史书籍。有一次读五代十国的演义史,无意间,发现了“符氏三皇后”这段历史。
看来,符姓在历史上闪现过耀眼的光芒,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姓氏就比符姓差,相信每个姓氏的祖上都曾有过曾经的辉煌。
我姓符,我是符氏后裔,我身上流淌着符氏先祖的血液,我天生带着幸福属性来到人间!
姓氏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浓缩了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已沉淀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独特基因。
一句简单的“您贵姓”蕴含着无比厚重的文化力量,每个人的姓氏明摆着告诉了你——“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姓氏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
一部姓氏历史就是一部华夏文明的传承史,姓氏的发展变迁也就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文化发展,民族融合的缩影。
在中国历史上,“符”应该是个“非常牛逼”的姓。我曾经用一句话概括符氏的起源,那就是“黄帝后裔,官名为姓”。
金融作家符斌自媒体
《文化金融财富人生》
金融视界,文化驿站
与时俱进,怀揣梦想
分享时代前沿资讯
链接幸福美好未来
我的诗和远方——
投资为生,文化养生
文化金融,财富人生
我相信——
文化让心灵更富裕
投资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