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

从《地海传说》看吉卜力作品的变迁

2018-07-28  本文已影响7人  51acg

原文于2007年11月发表在Windows Live Spaces,后有改动。

《地海传说》,当时感想很多,可是现在却一时无法都想起来了。

虽说导演换成了宫崎五朗,但同样属于吉卜力作品系列,而且从介绍看,宫崎骏也认可了“半路出家”的儿子执导的新作。纵观吉卜力动画的所有剧场版作品,一个最大的共通特征就是,很难用一句话将某部作品的主题或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勾勒出来。然而迈入21世纪之后的吉卜力作品,其风格与之前相比有了很明显的改变。

20世纪吉卜力系列动画最突出的主题基本上是描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了自身的繁荣发展,对自然环境实施掠夺式开采,或者与其他生物种族之间发生战争的题材占了相当的比例,从《风之谷》到《天空之城》再到《幽灵公主》,主人公往往是身处两方激突的罅隙,作为“调停者”而争取第三条路线(通常是让各方共存)。在这种情况下,导演或者编剧不得不一开始就赋予主人公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强大能力和高尚情操,而往往他们还非常年轻(甚至是小孩子)。也可以说吉卜力作品可能正是希望藉由孩子们的眼光以及从他们的立场和希望出发,演绎整个故事。

但从2001年的《千与千寻》开始,这种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很明显的发生了变化。包括之后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以及2006年的《地海传说》(再之后的,我就看得很少了……),主人公们需要征服的并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自身。克服自身的贪婪、恐惧、嗔怒等等,进行精神上的修炼,貌似成了吉卜力作品最想表达的内容。被困在异世界里的千寻、容貌被突然变老的苏菲,以及弑父出逃,沉溺自责的阿伦,他(她)们的最大困难,就是直面自身脆弱的心灵。

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变化。在短短的十几年、几十年间,每个人所追求的东西、理想都可能发生深刻的变化。吉卜力作品也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在这个“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社会,如何能够使自己的心境不被完全侵蚀,保留一份可贵的纯真和宁静,这可能也是吉卜力作品的主题悄然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的吉卜力作品,以世界各国作家现有的小说或剧本为蓝本,进行改编和扩充的场合越来越多了。但这其中有个非常大的难点。原有的文学作品通常基于宏大的世界观设定、登场人物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等等。指望仅仅在两个多小时之内就完全展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仓卒地描述,通常会使效果大打折扣——毕竟看了动画再去浏览原作的观众还是很少的。比如《千与千寻》中的白龙之前的经历,以及《地海传说》中魔法师之间的战争,龙的起源等等。描述不详的话,一些情节会让人有莫名其妙的感觉。反过来,背景说明过于详细的话,反会喧宾夺主。从这种极度考验编剧功力的要求来看,要么是吉卜力作品的自身表现力在退步,要么它可能真的需要考虑以往的剧场版制作模式是否恰当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