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鉴赏】展子虔《游春图》——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2020-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步雲天行
展子虔《游春图》

曾经引发“故宫跑”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中,《游春图》曾一展风姿,只是不知当时为它停留驻足的人,有多少还记得那个开创中国独立山水画的“唐画之祖”,那个对它爱不释手还亲自题名的书画皇帝,那个倾家荡产保下它的民国公子。

作为我国第一幅山水画,《游春图》出自隋朝画家展子虔之手。在此之前只有人物画,山川树木只是人物画的衬景、点缀,画得小而且较粗糙,呈现“人大于山”、“水不能泛”的,不合乎自然规律的呆板形式。

展子虔对自然景物做了有趣的比喻,他说:“丈山,尺树,寸马,豆人”,意思是,山若有一丈高,树只有一尺高,马只能一寸高,人就像一粒豆那样小。这和自然景观的比例比较吻合。他根据这种比例关系画出的《游春图》成为我国第一幅以山川景色为主,以人物为点衬的“山水画”。

《游春图》描绘的是人们春游的情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春天“踏青”的习俗。每年在风和日丽,草木返青的春季,人们总要三一伙伴相邀着,去到乡郊山野,景色宜人的地方游玩。喜爱游玩的展子虔,是不能放过这“踏青”的机会的。在游玩中,他用画家的眼睛深人细致地观察了景色、人物,画出了非常美妙的《游春图》。

展开画卷,青山俏丽,层峦叠翠;绿水荡漾,波光粼粼;树木初绿,山草返青;桃红李白,争芳斗艳;一派生机盎然的大好春光。河面上小桥精巧,山峦中小路崎岖,水面上客船职游,山路上游人漫步,使画面显示出迷人的乐趣。

《游春图》以它的美征服了世世代代的观赏者。

宋徽宗这位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自然不会放过《游春图》。他对《游春图》的喜爱,表现在画卷首的隔水处,亲自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笔势劲逸,意度天成,有如皇帝钦点状元卷,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他在位时广收文物和书画,充实翰林图画院。《宣和画谱》收录有展子虔作品,其中就包括《游春图》,并有评语曰,“展子虔画台阁,与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

宋徽宗双龙印玺全貌 宋徽宗

清朝乾隆皇帝对《展子虔游春图》喜爱有加,一次欣赏之余在古画左上部题诗,命将《游春图》收录于《石渠宝笈》。

柳暗花明雪景霁,如茵陌上草萋萋。

王孙底识春游倦,敕得宣和六字题。

软勒平堤试骕骦,晴丝古柳柳丝长。

湖光山色天然句,不用金童负锦囊。

乾隆皇帝

元代人以诗配画,

暖风吹浪生鱼鳞,画图仿佛西湖春。

落花出洞世岂知,瑶池池上千载春。

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著名的文物收藏家、书画家和诗人。

1946年,溥仪潜移出宫的历代书画珍品1200余件散失在长春一带,北平的古董商人闻讯纷纷赶赴东北抢收,《展子虔游春图》为马霁川数两金子低价购得,并准备倒卖国外、获取暴利。张伯驹为防此国宝出境,驱车直奔马府。

但没想到的是,对方狮子大开口,要价800两黄金!张伯驹虽然出身名门,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但彼时刚刚买下《平复帖》(中国现存最早的书法真迹)等名迹,囊中羞涩。即使后来经过各方斡旋,古董商同意将价格降低到220两黄金,对他来讲仍然是一笔巨资。无奈之下,张伯驹卖掉了位于弓弦胡同1号的豪宅(李莲英旧宅),再加上其夫人潘素变卖首饰的钱才将《游春图》买下。

1952年,张伯驹先生毅然将展子虔《游春图》、陆机《平复帖》等一批国宝级书画文物无偿献给国家,为此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文化部部长沈雁冰褒扬其为“化私为公,足资楷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