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陶翁归园田居 其二
2023-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李羽姝
好久没有来品读陶翁的诗了,今天计划继续他的归园田居,感受田园生活的静美。
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陶翁无限亲切的感情,所以他言:“性本爱丘山”。
恬美宁静的乡村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田园生活内在本质的美是陶翁抒胸意的寄托,在归园田居 其一中,陶翁抒写了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归园田居》其二就重点抒写乡村生活的宁静了。
随着陶翁的诗文里,一同享受下这份恬静随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陶翁“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官生活,就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
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
陶翁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在耕种之余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去和乡邻们聊聊田园作物生长之事。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庄稼一天一天生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
陶翁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那正是摆脱了官场的机巧,清除了尘俗的应酬“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深切感受。
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陶翁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我们得以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
心累之时,没有机会去寻一处乡村小院,走进陶翁的归园田居,也可得一片心的宁静。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28357/766689419d5713c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