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那些事

连这个问题没搞懂就去创业,未免也太年轻了

2020-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咯小天

作为沉浸在营销和创业路途多年的“老司机”,正式开始写文章之前,我要给各位老铁泼几盆冷水:

1. 不管什么时候,能赚钱的行业都是有一定门槛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

发展到现在,这种门槛对金钱的要求实际上是在降低的,对个人能力、资源的要求是在提高的。

2.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推荐的行业,任何时候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

币圈首富李笑来说过一句很现实的话:世界上没有大家一起发财的好事,只会是少部分人割大部分人的韭菜。”

3. 创业之路举步维艰,九死一生;失败者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

成功学泛滥了有木有,而且你还不能分辨他们的成功经验是不是胡编乱造,是不是切合实际。

三盆冷水泼完了,我毫无罪恶感;反正想干事情的人从不怕泼冷水。

so,正文开始了,请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然后使劲反驳我的观点。

01

什么是创业?你真正理解了吗?

很多人都有一个创业梦,我们的国家也在鼓励年轻人创业,甚至很多地方对创业者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补贴。

可是,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才是创业?

事实上,很多创业者都走进了一个误区:

第一:起点过高

这里的起点过高并不是创业者所在的起点过高,而是创业者把创业的门槛理解得过高。

时至今日,很多人对创业的理解概念还停留在开大公司、开豪华门店的阶段。

他们直接跳过了创业的起步阶段,直达产业扩大投资的阶段。

他们觉得,创业至少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或者团队的办公室,而且办公室至少得上的了台面;他们觉得手下没几十个员工,那根本就不叫创业。

事实上,多年以前,我也是这么理解的,而且也是行得通的,毕竟那时候的人力、物力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大背景有必要这么做。

现在呢?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实体经济创业时代的单一操作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的时候举办一场活动,要发动很多人手为活动做宣传,而现在呢?只要一个人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快速裂变。

所以,现在的创业,并不需要把表面的东西做得多华丽,多么高大上。

特别是普通人,别盲目跟风,把创业的起点定得那么高。

我每次下班回家都会经过一家冷冷清清的公司(城中村的小民房),我朋友经常对我说:你看这个破公司,穷得没钱找一个上得了台面的办公室,人也招不到一个。

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之所以冷清是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更多的人手。

而且,恰恰就是这样一家办公环境破旧、毫无人气的小公司,每个月却能搞出至少14万的净利润。

不仅仅是这样,你会发现很多小公司、小工作室一年几千万的营业额,团队却只有那么几个人。

圈子里的人常说:A4纸换钱的时代,一份合同就能搞定很多事情,特别是办公场地,已经不是非必需资源了。

很多创业者想象的“高大上”的场地,应该是事业有基础之后考虑的事情。(当然,如果钱多就当我没说)

从大了说,就算是目前的互联网龙头企业:阿里、美团等企业也是从小区办公逐渐攻打进写字楼这种高大上的办公场地的。

02

第二:单一的商业活动

如果你去问一个有创业想法的人什么是创业,我想很多人的理解就是:拿一个产品,然后去卖。

结果呢?很多人拿了一堆产品,完全不知道怎么卖出去,最后形成库存积压。

你身边是不是有很多人,今天卖这个明天卖那个?最后卖不出去的,只得吐血清仓甚至是免费送人。

现在已经不是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了,而且行业的竞争极度激烈,与其说是在卖货,不如说是在卖优质产品的同时出售良好的服务链接。

换句话说,现在的变现渠道,已经不仅仅是只从事单一的商业活动就能满足需求的时代了。

举个例子:同样是卖车的,有的人单纯的卖车。

而有的人呢?它不仅仅卖车,他还能给你提供其他的靠谱服务:卖车、收车、保险、贷款、维修等等,已经形成了具有品牌价值的服务链。

人是怕麻烦的生物,假如是我,我更愿意和后者合作。

03

真正的创业,是解决需求的一个过程:先发现市场需求,然后找出或者创造出解决这个需求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持续变现。

这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看着别人赚钱或者别人告诉你赚钱,你就盲目的进入。

其实它的本质和我们上班是一样的,所做的是同一件事情,区别在于:上班是给老板创业,创业是在给自己打工。

理解了创业的本质,算是对创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剩下的就是用“解决问题的思维”,寻找创业的机会。

找到相应的机会后,不要着急,不要破釜沉舟,当然也不要太犹豫。

我个人认为最适合普通人创业的方式是试探性的进入,冒险的同时把控风险。

对于普通人而言,最稳妥的的做法是:在保证有一条稳定收益渠道的情况下,小成本投入尝试(积累经验和资本),等收益起来以后(比如收入超过目前的主业),就可以尝试着全力投入了。

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投入所有积蓄,甚至借钱、贷款创业。这不是在自绝后路么?

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创业成功后的产物:豪车豪宅,财富自由和成功者的谈笑风生、轻描淡写。

因为失败者根本没有机会说话,即便是说了也没几个人愿意听,很多人都不知道创业失败会面临何等的下场。

如果仅仅是因为看到了别人的成功就贸然进入,这并不是一种理智的行为。

作者

咯小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