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本好书、写点读后感
国史大纲钱穆《国史大纲》
钱穆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名作《国史大纲》以独特的视角将自上古到民国的历史进行了描述,和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蔡东藩的各朝通俗演义和正史如《史记》、《资治通鉴》均有不同。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是不论太史公的慨以论道,还是柏杨的嬉笑怒骂,抑或当年明月的娓娓道来,还是蔡东藩的章回解说都需要读者自悟,而《国史大纲》则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对于王朝统治的利弊和得失,让人感觉分析的特别有道理,使我得知历史也是有客观的分析版本。
比如,对我一直比较熟悉的宋史,《国史大纲》中的《两宋之部》,钱穆先生把宋朝为什么重为文治而轻武功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也对熙宁时范仲淹、庆历时王安石的变法进行了分析,甚至对士大夫和科举制度的形成也谈到,但是中心思想就是为了说明宋朝时的那些表象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读起来不但不枯燥,而且令人信服。书中有许多作者自己绘制的地图,非常精美,可见大家治学之深。
大时代、大背景、大人物、小人物。从来不存在什么小时代的大人物,许多表面的问题都有深刻的机理,而这种浩瀚的平台上,史学大家依然能够把握其根基的道理,使我们做业务、抓管理的时候也应该思索:空话要少、理论性和实践性要强,凡事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些心得,应当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加以贯彻。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这虽然是一本前些年流行的书,但是这几年非但没有热度减少,而且还引发了不少新的看法和观点。
从这部看似调侃,实际认真的明史书籍中,我们应该学到什么?我想,我们应该汲取的是传统儒家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和管理学之间的默契与分歧。
终明一朝,以皇帝的治理而论,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简述,皇帝对政权的无为,尤其是万历之后,似乎可以先于西欧促成制度变革,可是由于财综复杂的形势,流贼民变、新军边患和灾荒等等因素促成,传统儒家在管理上促成了忠义的延缓,甚至崇祯皇帝都能死节,这是传统的礼教框架下的默契。可是终究是制度上的欠缺,是管理学在封建社会的症结使一切崩溃。
所以说辩证唯物主义必须被我们新时代的管理者遵循。如果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不假,那么在大时代、大背景下的组织,一定要参透物因大于人因,这才是我们听完故事之后应该获得的道理收获。
祖先安森垚《祖先》
管理者要明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哲理,这是起码条件,是必修课,这在我读了安森垚的《祖先》之后,更加明白的一个道理。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纬度越高横向距离越短这一个事情,几十年学习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这样的概念,这说明,我们需要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这样在对事物的判断上才不至于得出各种武断的缺乏认知的低层次错误结论。
我们所从事的各行各业现在虽然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加细分,但是仍然有海量的知识和基本的信息常识需要我们去学习,这一点我们必须重视,在日常工作中保持敏锐的思维辨识力、保持系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以上三本书的学习,可以看出历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目门类。我们每天都在创造着历史,所以,历史必定是复杂和包罗万象的,所有历史时期的输出表象都是综合的结果。生活每天日新月异,我们当成为历史的积极参与者,加强学习,而不是耽误发展、开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