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学会享受自己的速度
文/孟宇
图/孟宇
“零家塘主”时常就被我遗忘在懒散的边缘,以至于有人说“觉得你写得挺好的,期待下次的更文。”
我都会不知道该回复什么,很是尴尬。
“佛系”的更文选择和速度,我知道并不是很好。
但是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速度”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尤其是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敲击键盘的速度、按下快门的速度、意犹未尽的暖意、用时间酿酒的醇香,这些都让我活得更像自己。
学会享受自己的速度,减少一些盲目的追求,短时间内你可能并不会察觉出什么,但是日后的某一天你终究会与曾经的自己偶遇,一定会说:“原来你是这样,庆幸成为了如今的模样。”
本身这篇文章我打算是写“锻炼”的,一开始在不确定题目的时候都很快速地敲下了,关于锻炼的7个小标题:“从小到大的第一次坚持”、“下定决心”、“盲目的锻炼”、“坚持 循序渐进”、“保持”、“遗忘初心”、“第二年的坚持才是真难”。
最近锻炼有点进入到“荒野期”像是流浪者,并不像去年天天的按时打卡。
现在在可能的时间内完成必要的事情都是不容易的。
然而当想到了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和更文的速度,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了“请学会享受自己的速度”。
没有过多的形式,敲击键盘、读着、写着、做着一件很平常的事。
01
当然还是要说说“锻炼”,确切的说是锻炼的缘由。
当短袖的大小从185到170的时候,当腰围从32到26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做到了曾经在鸣沙山上的“临时承诺”。
大学毕业之后的7、8月,“茫”。
索性选择了回兰州,在7月初就约了朋友8月我们来一次“河西走廊自由行”。
他是我初中数学老师的儿子,也是我小学同班同学,尽管有四五年没见了,但关系自然没的说,“老铁!”
他的身体素质当然比当时虚胖170多斤的我要好得太多,在鸣沙山他指着那道从远处看还不是很高的坡说:“就它了,你一会跟上。”
我“哦”了一声,只见他已经奔去。
从远处走到沙坡下,当我再抬头看看“这哪是坡,明显是通天的。”而他已经离我有个三四米远了,还冲着我笑着说:“快,快点。”
因为昨晚在商量嘉峪关的行程和住宿,所以当天起晚出门的时候我就多装了点面包、火腿肠和三瓶水。
所谓“进二退一”是爬沙坡的硬道理,每走两步准后滑一步。就这样我原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坡的三分之一处,心想用不了多长时间。
但是之后当我爬到坡顶才发现自己当时可能也就是个五分之一处,说好点也就是个四分之一。
现在就拿“三分之一的故事”来说,爬这坡我满打满算花了快两小时,在此处我停留了半小时。
因为发现自己头晕没力气,心想:“一定是没吃早饭”,索性就转身一屁股坐下,背靠着沙坡手里拿出火腿肠,默默看着一旁也爬坡的三口之家。
小孩爸爸的脖子上、腰上、背上都挂满了家人的携带品水壶、包,但感觉像没什么事的一手还拉着孩子,一旁的妈妈默默和这个沙坡作斗争,三步退一多步。
他们从我的侧下方爬到一侧再到上方,就这样我吃完了所带的面包和火腿以及喝完一瓶水。
小孩爸爸还对我说:“小伙子,吃饱喝足啦。”
我“哈哈”一笑,之后拿出手机放着纪录片《河西走廊》的背景音乐,苍凉寂寞、悠扬的驼铃随着音乐特别的代入感,望着因高度不够还没有出现的月牙泉心中不服。
再看看远处起伏的沙山,又搜了搜边塞诗,静静地靠着。
当时的心情胜过一切,尽管一起的同学早已看不到身影,但是我相信他没有品尝到我当时的“饕餮盛宴”。
谁知头发上被撒了沙,好好的心情就被恼火带偏。
一转头只见是刚才的那一家子,可能是小孩爬不动了、也可能是那个阿姨,他们一家子迈开大步伐跑向坡底,欢呼着、笑着,在我眼中活生生就是“幸福”的代名词。
看着他们到了坡底,又逐渐消失在人群里。
只听见头顶有人说:“快,快你还有水没,我两瓶都喝完了。你不是多带了一瓶,给我,回去请你吃大餐。”
把水刚递给他,他转身就又急忙忙的冲刺。
嘴里还喊着:“我刚都快到坡顶了,你可要加把劲。”
而我因及时的能量补充,在坡上越坐越深,毕竟一抬头都是向上默默爬行的人,手脚并用自然沙就滑到了我这里。
“减个肥吧,把自己辛苦成这样也是不容易的。”
直到这个想法在我的脑中达成共识后的五分钟内,我还在养精蓄锐享受着“面朝沙海,夏意似火”的热情。
身边爬坡的人又新换了一波,三个女生,吃力地迈着步子。
又过去了1个小时,我终于看到了久违的坡顶。而他早已休息好,准备冲下沙坡,只见他奔跑着就像“追风一样的男子”。
“咔咔”,我拍了更远处的沙山,还发现还有人在沙峰形成的曲线上移动着,离得太远就是一个个小黑点。
在鸣沙山三分之一处的那半小时,成为了我年底最怀念的故事。
恰恰也正是虚胖带给我的缓慢速度,让我静静地看着眼前发生的故事,听着、看着、也想着。
02
锻炼,真的需要自己的速度。
还记得刚开始一周的骑车,绕着大明宫感觉良好。
之后是一周绕着小区的跑步,不合理的上坡选择使得膝盖很疼,还妄想着刷新keep里的最佳纪录。
当时12月的西安还是有雾霾的,就改为自己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锻炼。
一开始只有俯卧撑,结果第一天逞能做了12个,结果第二天做2个就歇菜了。
“循序渐进”成为了当头一棒,逐步5个起步、6个、7个一组,慢慢寻找着适应身体的速度和状态。
紧接着又陆续增加了仰卧起、深蹲、反屈伸、平板支撑,数量也变成了最终的35个一组和平板支撑就1分半。
第一年的锻炼本以为到了第二个月才会是难坚持的时候,结果谁曾想到竟然是第二周。
锻炼了7、8个月遇到了瓶颈期,没有变动只是维持着,同一个标准坚持了3个多月。
锻炼是两个维度的选择,时间和程度。
锻炼越标准,效果就会越好。锻炼的耗时减少,效果也就会提升。
恍恍惚惚第一年就坚持下来了,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
要说不辛苦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能拥有更好的深度睡眠和隔天早上舒服的感觉是值得的。
如今保持住了之前一年的标准,但止步不前。
如何寻找自己的锻炼速度成为了现在的困扰。
03
去年公交、地铁上利用“藏书馆”APP真得读了不少的书,忙忙碌碌。
习惯了每看完书、美剧、电影就去微博里打个卡,顺便写几句话。
年底总结的时候感觉收获满满,显然忙碌也是一种节奏,就会让你不再想其它琐碎的事情。
就在一月前本打算读《三体》的,但在公交上突然很反感读电子书的感觉,所以近期读书打卡就凉凉。
之后找了40部经典电影,如今看了也有9、10部。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速度,看着影片、简介、画面、镜头、故事、线索、共鸣点,一点点寻找属于自己的视频速度。
04
前几天发现,请不要轻易分享《网易云音乐》里自己的歌单。
因为你喜欢的音乐,必然是属于自己的速度、节奏,没有必要强行推荐。
并不会因喜欢的音乐就会知道你,每个人都需要自嗨空间。
你并不需要因为看到分享的歌单,就改变自己。
如果生活成为“每日推荐”那么舒心就好了,遇见的人事都是心中所爱。
但你懂得,那是神话。
音乐的节奏,就是生活的调调,是空闲时间里真实的你与我。
寻找自己的速度、形成自己的速度,直到请学会享受自己的速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着你的余生。
就像现在写文章,更多是记录自己的一种方式,也是属于敲击着自己的速度。
请学会享受自己的速度,先明白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按照应有的速度规划自己,必要的时候或快或慢,开始学会承担而不再是索取。
当然我们并不以“寻找自己的速度”为借口,就患了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