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信仰“破碎”吧
前段时间,在蒋勋写的《孤独六讲》里读到这么一段话
让自己在一张画、一首音乐、一部电影、一件文学作品前彻底破碎,然后回到自己的信仰里重整,如果你无法回到原有的信仰里重整,那么这个信仰不值得信仰。
这给我很大启发:要让自己的观点站得稳,唯有充分经过不同立场的“研磨”。换句话说,就是应该先让信仰“破碎”。
看了这么多书,最大感受就是明白没有哪一种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在一本书看到一种感觉挺有道理的观点,或许就会被另一本书所否定。当拥有一定知识量后,思考的过程,就像让各位持不同立场的作者在脑海中争辩,然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这里以为所谓的“小资生活”是高雅情趣的体现,读《从经典气息到时尚风情》才知道这可能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的当代体现,与欧洲千百年文化基础形成的习惯有别。而读《有闲阶级论》后,更是知道这些活动可能本质上是“在美感名义的假托之下对奢侈感的满足”,即因为贵,能突显自己富有,所以才显得“高尚”。
于是便对咖啡厅、书店见到的“小资生活”,对披着高雅外衣的“欧式生活”、西化行为越加警惕,而非人云亦云,被虚荣心淹没。
再如,读《当下的力量》《正见-佛陀的证悟》,深深被禅、被“无执”这种哲理吸引。但在读《象与骑象人》时,看到了另一种观点。该书的作者乔纳森.海特也曾觉得这种平静很有吸引力,但当他深入研究后发现“佛教教义有点反应过度”。情绪研究大师罗伯特.所罗门就直接质疑“无执”,认为这根本就是侮辱人性,因为没有激情的人生根本不是人过的生活。
于是,我关于禅的信仰动摇了?
在这里,并没有。
但真的很感谢这些反方观点。因为正是这些观点,我更加小心地检视自己的信仰,以防踏入查理.芒格告诫我们要避免的“强烈的意识形态”陷阱。把西方哲学与东方智慧结合起来才是更好的道路。因此,这令我更加小心科学地信仰。正如蒋勋所说,当自己的信仰在反方观点下破碎后,再加以重整,这个信仰才有意义。
所以,哲学的重点不是结论,而是思辨的过程。难怪古代哲学家们很重视雄辩。看哲学史的过程感觉就是在看各种观点在互相碰撞。“哲学的起点是怀疑。”很多哲学问题往往都没有结论。但哲学就没有意义了吗?当然不是。关键是在这个辩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法,让认知层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因此,每当自己有一个想法时,学会自我否定,充分搜集驳倒自己观点的论述。若自己的观点还能站得住,这才有意义。否则,一味地肯定自己,对其他观点嗤之以鼻,视野只会越来越狭隘,甚至变成迷信。
如何才能有足够论据来自我否定?广泛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此外,利用零碎时间,看看有营养的公众号、简书、知乎文章也是一个好选择。
只有经历过风浪的打磨才会有更宽广的视野。所以,请先充分寻找论据,让自己的信仰“破碎”。